中东一带的「不稳之弧」,对在那边的中国企业既带来不利影响,却也开拓了新的商机(本栏10月9日)。最明显的例子是埃及,新上台又属于伊斯兰势力的总统穆尔西,便速到中国访问,希望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前往投资。区内各国只要政局稍定,都必须解决引发革命的民生及经济问题,而在这方面目前只有中国最有条件提供协助,故寻求与华合作乃必然之举。不稳之弧区内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而中国则可提供必要且合适的资金、人才及技术等要素,故开展双赢合作的空间很大。

与此同时,东亚发生的中日、韩日及南海岛屿争端,潜在风险就更大了。一是从地缘政治上看,海岛争端背后(除韩日争端外)实际上是中美间的大国博弈,因这是美国围堵中国所煽起的矛盾之一,故情况尤为复杂,今后发展亦难以预料,故不能低估会严重恶化的可能性。二是从经济上看,东亚地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无论在需求或供给方面都远比「不稳之弧」地区重要得多。中日乃全球第二、第三大经济体,而且由产业分工与供应链连系等所形成的网络,已覆蓋全东亚并供给全球,故中日冲突将严重影响甚至可动摇全球经贸体系。何况目前欧美财金不稳经济不振,令东亚成了支撑全球财经的主力,如连这根支柱也动摇后果堪虞。尤为值得关注者是,中日抗争如果持续并不断升温,将难保不会出现擦枪走火甚至局势失控,带来了灾难性争件。

中日争端的经济影响,可在多个层面及领域产生体现:(一)贸易。中国乃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对华出口逾1600亿美元,占日本总出口近21%,比十年前的8%高出甚多,日本也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故争端的影响可以很大。(二)直接投资。日本企业一直是在华外资的最重要来源之一,在去年巨灾后更有加快之势,如今年头八个月,中国引资降3.4%,但引入日资却反升16%。目前在华日企逾二万家,超过了美企晋居首位。这次中日争端,已令日资车厂要调降产量,占全中国市场二成的日系汽车,已有可能很快被德系车追过。有四成在华日企,已因受到影响而考虑调整商业计划。(三)旅游。日本原先对中国旅客来访寄予厚望,而今年头七个月赴日旅客人数,便大升逾七成至近百万人次,但在此次事件后人数骤减。(四)其他方面。从长远看,争端还可能影响到中日间金融合作,中日韩间自贸合作,东亚区域协作,和亚洲以至全球的产业布局。亚太地区合作也可能因而要作出调整。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