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十月,天气愈凉,而国内造船业早已“驶入”丝丝寒意的冬季。

作为国内造船厂集聚地之一的台州,如今眺望椒江北岸,闲置在岸边的龙门吊一动不动,好像孤单的巨人一样,静静地煎熬着岁月。不远处,七八艘船舶零散地停泊在江面上,再没有昔日起航的“意气风发”。“这些船一半以上没有东家,一放就是四五年。”海昌造船厂办公室主任刘晓春说。

谁能想到,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派繁荣气象。“到处都是工人,龙门吊基本都没停过。”刘晓春记得,那时的椒北一带,夜里也是灯火通明,嘈杂的作业声不绝于耳。

宁波铭远船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卓海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订单少、融资难、产能闲置是目前制约造船企业发展的三大因素,现在的造船企业真正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012年以来,受资金链绷紧、订单锐减、交船难、集中度低等因素影响,我国船企从原来的3400家锐减至300家,其中,倒闭破产的企业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

“以前是订单难、开工难、融资难,现在变成了生存难。”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包张静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虽然行业洗牌在业界已经喊了两年,但真正的破产潮才刚刚开始。

订单少:企业“无米下锅”濒临倒闭

“现在哪有订单,我们都快3个月没接到订单了,都快活不下去了,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帮帮我们。”9月26日,刚接到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电话采访的浙江宁波一家船厂的负责人王明 (化名)就诉起苦来。

当问及没有订单的原因时,王明说,“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现在订单比以前少多了,客户对产品也越来越挑剔了,而且把价格压得很低,另外现在资金很匮乏,光靠我们自己的钱是不能完成单子的。”

据本报记者了解,此前由于造船业产能过剩,新船价格被推至8年来新低,导致全国1500多家造船厂在今年上半年损失49%的订单。此外,订单下滑已经导致中国造船企业的手持船舶订单量和去年相比下跌24%。受此影响,小船厂濒临破产,大船厂遭遇沉重打击。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造船大省的船企陆续陷入开工不足或者停工的困境。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称,今年1至9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船舶订单量呈现“三连跌”。

刘卓海告诉本报记者,“以前造船企业最红火的时候,你都不能想像出是什么样子,浙江省很多做服装的、做鞋子的,甚至是做螺丝螺帽的企业都跑去造船,民营资本几乎一夜之间就能弄起一家造船厂。”

“造船业在台州及周边一度成为没有门槛的游戏,当时一艘造价2000万元的轮船,售价可以卖到3000万元、4000万元,甚至更多。即便如此,曾在台州一度上演客商拿着现金买不到船的场景。2008年台州造船业达到高峰期,台州造船企业所有船台爆满,从业人员有7万多人之众。”刘卓海回忆说。

9月24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联系舟山市经信委,一位工作人员说,“舟山市原来只有几家小造船厂,2003年后,造船产能开始持续增加。舟山注重引进有一定规模实力的造船企业,当时舟山涉船业务的企业共有180多家,形成一定规模的造船企业已达四五十家。”

今年6月,因身陷3亿元债务,浙江台州最大的出口船舶企业——浙江金港船业有限公司向法院提交破产申请。这是继去年宁波恒富船业有限公司和蓝天造船集团之后,浙江第三家破产倒闭的造船企业。实际上,不止浙江一地,中韩合资的大连东方精工船舶有限公司也于6月宣告破产,重庆多个造船厂在春节后就因无船可造而停工歇业。

刘卓海说,“事实上,造船企业新接订单大幅下滑的情况,从去年就开始了。今年,造船企业之间低价拼订单的情况,则愈演愈烈。”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谭作钧日前对媒体表示,中国造船业正在被“破产说”笼罩,有50%的造船厂将在未来2到3年内破产。目前,部分企业还有旧订单在做,但没有新订单的情况如果持续,下半年面临破产的企业可能还不止于传闻中的倒闭比例。

一项调查显示,未来3年时间,全世界造船产能将有24%被淘汰出局,中国的情况更加严峻。媒体调查称,由于新船订单枯竭、船东新船预付款比例大幅下降、银行信贷投放收紧等原因,国内造船企业流动资金大幅减少,多数造船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同时,船东接船意愿不强,要求延迟交船、更改船型、延期付款的现象也在增多,我国部分中小船舶企业频频出现船台空置、资不抵债、停产、破产等情况,面临着严峻考验。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