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在北京胜利召开,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虽然文字不多,但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船界人士为此欢欣鼓舞。大家纷纷表示,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意义十分重大,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强有力的装备,船舶工业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业内人士认为,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方针是审时度势的英明决策。一方面,陆地资源日益紧缺,而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将成为缓解资源紧缺状况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均认识到了海洋的重要性,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正觊觎着本属别国的海洋,中国海洋权益的维护面临错综复杂的形势。由于海洋权益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所以推行“海洋强国”方针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海洋强国一般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我国是一个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1.8万公里海岸线的海洋大国。然而,几千年来,受陆地中心文化的影响,海洋一直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如今,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方针,这是对海洋重要性的高度肯定。党的十八大代表、主席团成员,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胡问鸣认为,十八大报告关于海洋的论述对唤醒全民海洋意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维护海洋权益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是开发、利用海洋,还是保护、管控海洋,首先需要先进可靠的装备。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研制了一批先进的海洋装备:在加强海防力量方面,建造了一批先进的舰船和公务执法船;在海底探测方面,“蛟龙”号完成7000米级海试;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海洋石油981”号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已横空出世并投入使用……这使得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不过,从总体上看,我国海洋特别是深海技术和装备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将影响我国参与国际海洋竞争和对海洋权益的维护。

从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要求来看,未来围绕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资源开发的装备必将成为需求热点。船舶工业应主动作为,全方位对接海洋权益维护、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的要求,切实抓住建设海洋强国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那么,我们应该从何处着手,提供先进可靠的装备支撑?专家认为,首先,要认识到有关海洋的防卫、科研、调查、勘探、开发、战略利用等正从浅水向深水推进、从近海向远洋拓展的发展趋势,以及这些变化对装备需求造成的影响。其次,这些装备事关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对可靠性、先进性要求极高,技术含量远远高于常规装备,并且很多技术受到国外的严密封锁。船舶行业必须按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那样,以创新为驱动,紧跟市场需求,大力加强相关装备的研发,实现产品转型升级。最后,企业要找准切入点,力求在某些领域做精做专,不搞一哄而上。尤其是军工企业更要按期优质完成重点装备研制任务,并主动研发,支撑海军装备战略转型。“要亮出过硬的装备,用事实证明,中国有能力捍卫自己的海洋主权,有能力独立进行海洋资源的探测与开采。”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说。

总之,中国船舶工业每一次重大转变、每一个辉煌业绩的创造都离不开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对船舶工业来说,意味着机遇,更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但我们坚信,只要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中国造船人一定能不辱使命,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强有力的装备保障。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