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区某造船厂,两艘新游轮即将完工。

今后,“重庆造”船舶在家门口就能采购到更多的本土造零部件了。昨日来自市经信委的消息称,按近期拟定的方案,今年起我市将大力推进重庆船舶工业配套产业发展,力争到2015年将本地配套率提升到80%,而随之出现的,是200亿元的产业蛋糕。

本地配套率不到10%

昨日上午,南岸东港工业园,重庆东港船舶产业有限公司(后简称东港船舶)的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

“我们生产的主要是内河船,如果进行拆解,普通内河船所需的零部件达上千种。”东港船舶副总经理丁毅坦言,长期以来,由于船舶零部件生产企业较少,该公司所需的零部件九成以上需在江苏、浙江等地采购。有的部件需提前2~3个月订货,此外还需花费大量的运输成本和人力,让他们颇为头疼。

东港船舶的遭遇并不是孤案。根据市经信委调查,目前,全市共有船舶生产企业108户,主要分布在万州区、涪陵区、江北区、南岸区、长寿区、丰都县、忠县、云阳县等地,年造船能力160万载重吨。但我市船舶零部件工业未形成较完整的供应体系,本地化配套率不到10%。这意味着,每年有大量的零部件需从外地采购入渝,船舶制造企业的成本随之走高。

2015年本地配套率80%

按我市拟定的目标,今年起将着力提升船舶零部件本地配套率,今年要达到30%、2014年达到60%、2015年要达到80%。发生变化的不光是百分比,伴随“整机+零部件”全产业链逐渐形成,2015年我市船舶工业配套产业集群的规模将达到200亿元,各路企业均可把握掘金商机。

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市经信委已成立船舶工业配套办,负责编制全市船舶集群产业发展规划、布局调整,并制订出台支持船舶配套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推动整船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展开对接。同时,我市将推动现有5~10家的船舶零部件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和配套能力。同时,将推动一批零部件重点产品的研发生产。目前,我市正在对全市整船企业采购明细及供货单位进行全面摸底,以掌握全市船舶工业潜在的配套能力。

多家船舶生产企业高层认为,伴随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提高,将帮助整船生产企业有效降低成本,同时产业链上将诞生更多的投资机会。

相关

多行业将提升本地配套率

来自市经信委的消息称,目前多个行业都已拟定了提升本地配套率的方案。例如,今年电子行业的本地配套率将从此前的70%提高到80%;汽车企业本地配套率将达70%;装备行业的本地配套率将提高15个百分点,重点推动引进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船舶三大整机零部件生产企业。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