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来,我国造船企业继续面临着“交船难”的巨大压力,第一季度,不少船企实际交船数量与计划数量有明显差距。其中,大部分是由于船东以质量问题为由不断要求船企整改所致。对此,业内专家指出,船企应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积极态度,主动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强管理,切实保证和提高船舶质量。

目前,有关国内外航运企业亏损的消息不时传来,船东们接船的意愿仍在减弱。不可否认,一些船东频频提出质量问题,进而要求延期接船、减价补偿甚至弃船,是其在航运低迷的形势下采取的向船企“转嫁风险”之举。然而,无论有多么不情愿,我们都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除了个别船东无理取闹,大部分船东在提出所谓的种种质量问题时,还是以一定事实为依据的,是有技术规格书、造船规范和标准做后盾的,否则,船企也不会这么被动。这也说明,船企建造的船舶在质量上确实存在可被挑剔之处,在质量控制方面还存在破绽,所以才会授人以柄。

与日、韩先进造船企业相比,我国许多船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基础薄弱,难以适应市场突然变化后船东日益严格的要求,尤其是管理粗放造成产品质量可控性差,致使船舶总体质量不够稳定。也正因为这样,自本次船市陷入低谷以来,我国船企“交船难”的程度远远高于日、韩同行。当然,国内船企中也有不受“船东刁难”困扰的,他们靠的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形势“逼”人强,怨天尤人于事无补。根据业界专家的分析,受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复苏乏力、船队运力过剩的影响,2013年航运企业效益不会明显改善,导致国际船市将继续呈现疲软态势。可以想见,未来船东对于船舶质量的要求有可能更加苛刻,因此,我国船企加快提升船舶质量水平、控制经济运行风险已是迫在眉睫。而且,无论船市起落,质量永远都是船企经营和信誉的核心,是企业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生产管理,提升船舶建造质量,绝不仅是我国船企目前“保交船”的权宜之计,也不仅是船企当前求得生存的无奈之举,而是船企未来实现更大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石。因此,我国船企唯有转变观念,牢固树立“质量立身”的意识,从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提高设计和生产管理能力出发,认真执行技术规格书和相关标准、规范,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把采购设备的质量关,严格过程质量控制,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夯实质量管理基础,做到层层落实责任、严格考核、持续改进,全面、深入地提升船舶质量,让自己的产品无瑕疵可挑。同时,还要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在技术要求和建造细节上与船东、船级社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不让船东抓到把柄。

质量立身,品牌兴业。可以说,提高船舶建造质量是船企应对当前复杂局面、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大家要牢牢抓住质量这个破除“交船难”困局的“牛鼻子”,以“优质”的形象赢得船东和市场的广泛信任,为自己在未来实现更大的发展夯实基础。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