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巴拿马型船将对通航水域造成影响
目前全球经济衰退使得国家贸易增长减少,并加剧了超巴拿马型船船东之间的竞争。大型船舶能提供有成本竞争力的运输服务,船东和运营商能够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价格。
在公海航行时,相比较小的船舶,大型集装箱船(船型 船厂 买卖)能够产生显著地经济优势。建造8000TEU和12000TEU的集装箱船造价可能相差不多,然而,大型船舶拥有更大的有效负载能力,从而使船东能够给顾客提供相对较低的运输费率。因此,大型船舶的船东和运营商在集运市场上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大部分的国际港口分布在海洋上或大的海湾内,而其他的可能分布于可通航的内陆航道,例如海德拉巴、河内、加尔各答、达卡、汉堡、鹿特丹和开罗。一些可通航河流能提供足够的航行深度,从而使超巴拿马型船安全通过。而像尼罗河、巴拉马河下游和圣劳伦斯河下游这样的可通航水路,尽管能够适应满载的巴拿马型船,却难以允许满载的超巴拿马型船通过。许多老旧港口也没有足够的吃水,可以容纳满载的大型船舶。一些港口尚有余地可以改造。另一种方法则是在深水海港先卸下一部分超巴拿马型船货物,然后再以低负荷驶向附近吃水较浅的港口。
诸如到下一港口的航行距离、船上装载集装箱数等因素将决定超巴拿马型船低负荷驶向较小港口这一方案的可行性。如果从一艘装载12000只集装箱的船舶卸下3000只集装箱,那么这艘船装载9000个集装箱航行250英里驶向下一港口是可行的。而如果大型集装箱船只能装载5000只集装箱航行,低于收支平衡数量,那么当地政府可能需要支付一定补贴,或者提供驳船以装载这些集装箱。
历史上,大型河港城市往往会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失去其地位,国际海港和船舶大小的不断增加船舶难以继续在当地水路航行并直达这些港口。如果一艘超巴拿马型船仅装载4000只集装箱,在吃水10米的内陆航道航行1000英里,这是不可行的。这样一来,船舶只能以低效率运行。
纯粹从政治目考虑,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可能更希望低负载率的超巴拿马型船在吃水浅的内河航道航行一段相当远的距离。在一些地区,当局可能会支付一定补贴,从而吸引船东这样做。在船到达某个颇具历史的内陆港口时,船员将被邀请至当地的招待会,而该市政要也将在会上发言,以证实该市作为国际运输和商业中心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