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船上禁用石棉,关键环节在于船用设备和材料生产厂家。尽管这些厂家大多为中小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应对能力有限,但其不能就此推卸责任,无所作为,而应在船级社、行业协会等的帮助下积极行动起来––从根源抓起 促船舶进入“无石棉时代”。

从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2000年修正案,要求2002年7月1日及以后,船舶不得新装含石棉产品,到2011年7月1日,港口国检查组织巴黎备忘录新的船舶缺陷清单生效,材料含石棉被正式赋予缺陷代码(02133),多年来,“禁止石棉上船”的规定和呼声一直牵动着业内人士的神经。

尽管国内船企与设备供应商以及船级社等多方面联手致力推进禁“棉”运动,然而,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记者了解到,实施石棉禁用涉及船舶产业链上的诸多环节,而且我国对此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船舶禁“棉”现状仍不容乐观,未来的道路依旧漫长。

船配企业是关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知的用于船舶建造的含石棉材料超过3500种,其遍布船舶的各个部分,如驾驶室、生活区、储藏室、厨房、机舱、各类机械设备、高温高压管路等,特别是电缆、涂料、隔热材料等船用产品中极易出现石棉。

业内专家指出,在船上禁用石棉,关键环节在于船用设备和材料生产厂家。但是,这些厂家大多为中小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应对能力有限,而且严控石棉的意识不强、手段不多,因此,难以有效地独立开展这项工作。此外,由于市场上船用材料种类繁多、“鱼龙混杂”,而一些船用设备生产厂家又没有固定货源,自身检测能力也有限,因此,极有可能购买到含有石棉的产品。据一些制作垫片、密封件的企业负责人反映,他们在采购原材料时经常会碰到含有石棉的产品,比如橡胶等。还有一些生产甲板机械、控制箱的企业也指出,从二级配套供应商那里买来的零部件,也不能排除“含石棉”的可能。

为防止石棉“登船”,一些船配企业近年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在原材料选用上陆续以岩棉或其他材料来代替。不过,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相关人士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要在垫片、管路等方面全面禁用石棉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相比石棉,相关替代材料的性能效果还需进一步检验,另一方面,其成本也需要进一步加以控制。

积极应对,勿存侥幸

虽然从船配企业这一环节控制石棉困难重重,但船配企业不能就此推卸责任,在这方面无所作为,因为,一旦船上的配套产品被查出含有石棉成分,虽然当时是船东和造船企业“背黑锅”,但最终还是那些使用或误用含石棉成分材料的船配企业上“黑名单”,进而失去客户、失去市场。

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相关负责人建议,有关行业、有关部门、船级社以及船配企业应积极行动起来,推动船配行业严格做好石棉原材料检测和无石棉认证工作,在供应链上把好质量关,防止船配企业使用或误用含石棉材料。

如今,随着国际海事组织对新船石棉问题日益重视,我国造修船企业、船配厂家及船级社等相关单位已经着手开展在船用产品领域的石棉禁用工作。

中国船级社就要求船厂、配套厂商在提供无石棉声明的同时,通过与国家地质勘探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合作,建立一套石棉风险评估办法,以发现产品中含石棉的风险,并要求对船用产品中的高风险材料实施强制检测。在此基础上,中国船级社还积极推进国内石棉检测机构的认可工作,以满足造船行业对于石棉检测的需求;积极开展对基础材料生产企业,如橡胶垫片厂的无石棉认可工作,从而为船厂和配套厂商采购无石棉产品提供更多、更可靠的选择。

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相关人士呼吁,船配企业必须提早展开相关的研究工作,并严格控制产品原材料及零部件质量;造船企业也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作为出具无石棉声明的责任主体,应主动采取措施,严格控制所有造船材料及配套设备的采购、外包等渠道,以预防为主,避免后期被迫拆除而出现经济损失和法律纠纷。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