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制约水运融资难问题上,安徽省组建安徽省港航集团,通过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和经营法人化,把优良水运资产作为资本,盘活水运业后续建设  在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采访时,安徽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港航集团)被码头相关负责人多次提及。2010年开港的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投资2.4亿元,如今二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总投资7.9亿元。主要资金来源于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的母公司安徽省港航集团。

除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外,安徽省其他几个在建工程,即芜申运河安徽段航道整治工程、阜阳沙颍河航道治理工程、蚌埠新港二期、固镇复线船闸工程、和县郑蒲港一期、淮北港南坪港区一期等,这些安徽省水运基建重点项目的资金投资主体都是安徽省港航集团。

“安徽省港航集团现已成为安徽港航建设的投融资平台,有效解决了以往安徽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没有稳定资金渠道的屏障,这是安徽在全国率先对内河航运建设投融资体制进行改革的成果。”合肥市海事局某负责人如是说。

资金成水运建设屏障

在采访中,中国进出口银行安徽省分行一位相关人士表示:“投融资问题一直制约着内河水运的发展。”主要原因:一是近年来公路、铁路以及航空运输快速发展,内河航运作为“古老”的交通方式,似乎逐渐被淡忘。二是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属于长线投资,资金回报率低、偿债能力弱,项目现金流小、投资规模大。从现阶段看来,政府投入依旧是水运建设的最大资金来源,其中交通运输部投资占比最大。

基于此,投融资一直成为阻碍安徽省水运建设项目发展步伐的一道屏障。

据悉,安徽省内河航道总里程共6507公里,通航里程5596公里;拥有5个全国内河主要港口、8个全省重要港口和众多一般港口,年吞吐能力达3.58亿吨。沿江l000吨级及以上泊位超过380个。一直以来,由于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没有稳定的资金渠道,缺乏投入,安徽省航道逐年萎缩,通航能力弱,港口现代化程度低,成为全省交通综合运输体系的“短板”,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合肥市海事局某负责人表示,安徽省一直在加大省级财政、省交通运输厅、省港航局对港航建设支持力度和对港航建设项目的资金配套投入。如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每年安排航道养护费、港务费,并把水上交通规费的20%用于水运建设再投资,还把公路交通规费中的一部分用以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以陆补水”,但全省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依旧缺少大量稳定的资金,许多好的水运项目难以及时开工建设。

为加快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安徽省政府创新投融资模式。2007年2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准,省交通运输厅出资组建安徽省港航集团,这是国内首家按照“政府引导、多元投资、市场运作”思路,为推进港航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而组建的内河水运企业集团,作为安徽省港航建设的投融资平台与全新的水运建设投资主体。

合肥市海事局一位杜姓人士表示:“安徽省建立港航建设投融资平台,探索政府投资法人化、法人投资公司化管理模式,此举打破了过去航运发展单纯依靠国家投资的格局,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投入水运建设,同时改变投资浪费和低效的现象,大大加快了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

安徽省港航集团成立以来,共开工建设近30个水运重点工程项目,公司资产也实现飞速提升。成立当年公司总资产3.2亿元,净资产2.8亿元。经过6年多的发展,截至去年底,公司总资产已达40.5亿元,净资产34.5亿元。仅去年就完成建设投资19亿元,实现经营收入1.3亿元。

“三个一点”投融资模式

安徽省以安徽省港航集团为载体,搭建起全省港航建设的投融资平台,吸引银行、地方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初步建立内河航运多渠道投入的机制,大大加快了安徽水运事业的发展。

据了解,全长144公里的合裕航道项目总投资10亿元,按照已往的投资模式,全部由政府相关部门出资,这个项目很难实施。安徽省港航集团与合肥市及巢湖市相关部门合资组建合巢水运开发公司,安徽省港航集团出资1.6亿元,控股60%;合肥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参股25%,巢湖市以老船闸的资产入股。按照这一全新的模式,很快启动了该项目的建设。

郑蒲港的顺利开工也得益于这种合资共创的融资模式。

郑蒲港总体规划共建15个泊位,年通过能力为1039万吨,总投资40亿元,40亿元的投融资一度成为港口开建的主要问题。2010年6月,安徽省港航集团与马鞍山钢铁、马鞍山港口集团达成协议,共同出资设立安徽郑蒲港务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其中,安徽省港航集团出资8000万元,控股40%;马鞍山钢铁出资7000万元,控股35%;马鞍山港口集团出资5000万元,控股25%。在多方努力下,目前投资4.56亿元的郑蒲港一期工程已于2011年底开工,预计今年底完工。

安徽省港航集团是如何解决投融资问题的?可概括为:“政府投一点,银行贷一点,社会资金入一点”的“三个一点”投融资模式。

“政府投一点”,就是争取交通运输部水运专项资金支持。随着国家对内河建设支持力度加强,交通运输部近些年正逐步增加对内河运输的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安徽省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优越位置,针对安徽省内河港航建设相对落后的局面,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对安徽省港航项目的立项支持和资金扶持。据统计,安徽省港航集团成立至今,已累计落实政府补助30余亿元。安徽省港航集团总经理李家俊表示,政府投入依旧是安徽省港航建设的最大资金来源,占20%~40%。

“银行贷一点”,就是积极与多家金融部门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先后获得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长期贷款用于项目建设。目前,安徽省港航集团银行贷款授信额已达73.06亿元。其中,获国家开发银行2.21亿元长期贷款,用于巢湖港巢城港区和合肥港综合码头项目工程建设;获中国农业银行5000万元长期贷款,用于芜申运河马宣段工程建设;获世界银行1亿美元贷款,用于沙颍河航道整治项目。

“社会资金入一点”,就是加强水运建设的招商力度,积极探索合作合资模式,实现企业快速发展。安徽省港航集团自成立以来,利用合作合资模式,先后与水利部门和马钢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成立多家合资公司,开发合裕航道、郑蒲港等项目。李家俊表示,这种合作合资模式投入资金量少,能盘活优良资产,以股权、产权关系为纽带,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可以达到共赢的局面。

另据了解,交通规费的资金投入也是近年来安徽港航集团的主要资金来源。从2007年起,安徽省将每年交通规费收入的10%投入该集团项目建设(每年交通规费收入约为5000万~5500万元)。

多渠道筹措资金

按照《安徽“十二五”水运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安徽在航道和港口建设上将投入“双百亿”。其中,航道投资100亿元,港口投资100亿;到“十二五”期末,安徽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500公里;长江干流航道维护水深芜湖以下达到10.5米,铜陵–芜湖段达到8.0米,安庆–铜陵段达到6.5米;全省港口吞吐能力超过5亿吨、100万TEU;投入养护资金约2亿元用于干线航道养护,以通航保证率达到95%以上。

安徽省海事局局长蒋同富指出:“十一五”期间,安徽水运建设投资虽有大幅提高,但由于历史欠账过多,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不足,水运发展远未跟上安徽经济加速发展和运输需求不断提高的要求,在较长时间内仍是综合运输方式中的薄弱环节。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除筹建安徽省港航集团搭建融资平台外,安徽省在资金上也有多项举措支持水运建设。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每年按不少于交通规费收入两倍的资金投入水运项目建设(约1.5亿~1.6亿元);2008年12月安徽省政府出台水运建设“二十条”规定,从2009年开始,安徽省建立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基本定为每年不少于1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并逐年增加。

蒋同富表示,为克服之前安徽水运发展的不足,今年安徽省对“双百亿”数额做了提升,各增资50亿元,进一步加大对航道和港口建设的投资力度,全省今年水运建设计划投资是45亿元。

合肥市海事局一位宣传负责人总结:“总而言之水运项目属公共基础设施,公益性强,如无政府主导,其他社会组织和企业一般不会主动介入或参与。安徽省港航集团成立其实也是安徽的一个大胆尝试。通过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和经营法人化,把优良水运资产作为资本,盘活水运的后续建设和发展。”

据悉,安徽省内河航道和港口项目要实行“省市共建”,干线航道网(包括公共锚地、进港航道)项目以省属企业投资为主,所在市可以土地或资产参股。其他一般内河航道项目,以所在市为主,省属企业投资主体可参股。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