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武船承接的第一个海洋工程项目––巴西石油水下浮体/深海锚座项目全部完工,按期交付。武船这个海工新兵在这项总价值1亿美元的合同中,以完成世界最大型水下立管支撑浮体系统建造、620万工时无工伤损失的成绩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缘起“海工梦”

说起海洋工程装备,武船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新兵。虽然已闯荡多年相关船舶建造市场,但在2009年以前,武船对海洋工程装备建造还从未接触,能说得清其特点和设计建造管理重点的人也不多。但武船人深知,海工装备产业是一片蓝海,心中的“海工梦”早已生成。

历史在这一年发生了转折。2009年7月,在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战略指引下,武船青岛海西湾基地正式建成投产。基地建设之初,就已明确以海洋工程装备建造为主、大型船舶建造为辅的生产纲领,生产设施、造船模式均按照这一要求设计。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何快速抢入海工市场?公司领导班子认识到,最关键的还是人才,自己没有就到国际市场上聘请!这时,原籍湖北的新加坡海工项目经理陈海勇和他的团队进入武船高层的视野。陈海勇在新加坡造船及海洋工程行业从业15年,拥有丰富的国际海洋工程项目管理经验。没有太多犹豫,公司打破用人框框和固有薪酬模式,2009年9月,高薪聘请新加坡团队加入青岛武船重工公司,全心投入到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去,武船海工装备因而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先决条件。

思想的激烈交锋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新加坡团队的到来,首先带来的不是别的,而是激烈的思想交锋。

陈海勇来了,他给所有人带来了“不舒服”的感觉。最初的沟通很痛苦,拍桌子、砸板凳,会都开不下去的情况时有发生。

武汉人把这种不通世故的人称为“方脑袋”。对于讲究中庸之道、以柔胜刚、阴阳平衡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说,这种“方脑袋”很另类。“说他‘方脑袋’,是因为我们对许多事情选择循序渐进,一点点让大家接受,而他不是。比如要求工人上班戴防护眼镜对健康保护很必要,但工人们感到戴着做事不方便。就这件事,花了几个月加强教育、树立观念、提升素质,然后再是用罚款等强制措施坚决推行。”武船副总经理、青岛武船重工总经理蔡礼斌说。

做法上的不同仅仅是因为文化习惯的差异,而目标理想是完全一致的。“海工梦”高于一切。对于新引进的新加坡管理团队,武船以极为柔性的态度包容它,以极为强大的力量支持它。青岛武船重工对新加坡管理团队采取了‘一企两制’的政策,给予了极大的权限和强有力的支持,让管理团队敢拍板子。

经过三年多的磨合,“圆脑袋”一部分变成了方的,“方脑袋”还是方脑袋,只是那个角不是90度了,有了一个缓坡。“圆脑袋”在海工文化的熏陶中逐渐成为比较合格的海工人,“方脑袋”也慢慢采取了一些柔和的工作方式,这种求同存异的过程,其实也是武船思想维新、管理变革的过程––通过接受国际化的市场观念和新的管理经验,给承接并顺利制造海工产品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新加坡团队进入武船的头三年里,青岛武船重工做成了三件事:第一年,深入调研,建立了一整套适用于国际海工业界的安全、质量标准的企业管理体系,并加以强力宣贯,顺利取得美国船级社的认证;第二年,向国际海工业界推介青岛武船重工,宣传册几乎发到了所有船东手中;第三年,2011年11月,拿到了海工第一单––水下浮体/深海锚座项目。

全面推进项目管理

水下浮体/深海锚座项目为FPSO提供作业支持,是海底采油管道及控制管线和电缆的核心支撑设备,浮体在海平面以下250米处工作,锚座将被埋在海底2250米处,在免维护状态下持续性工作27年。项目的获得令人欣喜,但也不无隐忧:向前一步,武船就真正跨入了海工大门,前景光明;若是失败了,武船从此就可能与海工绝缘。

开弓没有回头箭。带着梦想和压力,从2012年开始,项目团队全面推进项目管理,建立并夯实了七大核心理念。

理念之一:项目管理。对资源进行规划、重组,通过组织的扁平化、专业人员的集中,建立一套以项目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保障信息链的完整以及沟通的快速、及时。

理念之二:计划管理与进度控制。通过网络图和关键路径法,将计划管理细化到每个工件、每个工种的每日甚至每小时的工作中,有效控制了“不可控因素”。

理念之三:成本控制。预定成本限额,按工程分解进行成本费用控制,按月编制项目绩效报告,严格实施合同变更控制,保证项目现金流和利润率。

理念之四:质量控制。不仅是顾客对结果满意,而且要做到顾客对生产的全过程满意。

理念之五:安全控制。不仅不能发生安全事故,同时也不能出现安全隐患,这种观念的提升让施工人员遇到极大挑战。

理念之六:文档控制。项目自成立初期就建立并逐步完善了文档控制及管理系统,对各项文件及图纸进行全面控制,紧密跟踪、记录与业主之间的文件往来状态,为项目的延期、工作变更提供有力支持。

理念之七:技术控制。建立海工设计体系,开发海工设计软件,随时跟踪技术状态和进度,严控设计成本,与业主和总包方保持有效沟通。

通过七大核心理念的导入,项目管理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产品进度上,赶回了因外部设计拖期、首次实施热喷铝技术等耽误的时间,产品按期交付,赢得业主高度认可。在成本控制上,仅项目配重块混凝土一项就较预算节省1000多万,同时紧密跟踪合同变更,确认大量加账资金。在质量控制上,很多专业人员如焊接检验员、无损探伤检测人员、密性检测人员、热喷铝和油漆工等都要有国际资质证书才可以上岗,所有结构百分之百磁粉探伤,对进厂的材料进行百分之百的复验。整个项目无损探伤一次性合格率达98.5%。X射线探伤拍片就达44005张,合格率达98.97%。在安全管理上,达到620万工时的零事故率,在整个海工业界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在技术控制上,设计综合废返率不到万分之一点六。

送出惊喜 收获成长

首次进军海工市场就顺利完成如此高难度的项目,武船给了国外客户一个惊喜。巴西国家石油公司BSR项目建造协调经理 Leite Manuel Baltasar说:“青岛武船很国际化,能建造这种大项目,能与巴油合作,以后与其他客户合作也没有问题。”勘探生产部执行董事Ms.Cristina Lucia Duarte Pinho说:“你们非常关注客户的需求,对项目控制有方。对一个船厂来说,精确的计划和正确的控制指标是非常重要的,青岛武船具备这样的素质,能够控制住项目,能满足巴油的高标准、严要求。迄今为止,我们对你们的服务非常满意,你们有能力与巴油合作将来项目,这一点,你们当之无愧。”巴油总包商Subsea7的副总裁Gilles Lafaye更是直言:“我们合作得很成功。我会强烈推荐青岛武船承接Subsea7的此类以及其他类型的项目。我们一定会再次与青岛武船合作的。”

在送出一个大大惊喜的同时,武船自己也收获良多。该项目给武船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不仅调整优化了产业结构,成功进入高端海工装备制造市场,而且也让武船人近距离学习了国际通行的管理理念,其影响已辐射到公司其他产业。如今,项目管理已在桥梁、公务船等多个产品上实施,显著改善了产品周期和成本控制。

最值得骄傲的是,武船通过该项目的顺利建造收获了一批国际化海工专业人才。参与巴油项目的青岛武船重工员工占到其总数的三分之一,他们就像被导入了国际化基因的“种子”在各个岗位生根发芽、成长壮大。项目最核心的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不到26岁,他们在实战中学习成长,显示出惊人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尤其是涌现出一批年轻的业务主管,他们有专业、懂外语,能快速地掌握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将成为武船搏击海工市场的核心骨干。

怀着“成为最佳海工产品供应商”的梦想,武船人又紧锣密鼓地投入到刚承接的海工模块建造和国家发改委海洋工程科研项目中,开启了新的航程。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