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公司大病未愈,却试图通过转型再次复制投资神话

  一辆绿色越野吉普车上,陈强倚靠着略微后倾的椅背。这是最舒服的休息姿势,他眯着双眼,不想说一句话。突然间,他用力地挤起了眼睛,将脸部的肌肉绷到极致,两三秒钟之后又恢复了平静。他似乎想通过这倏然间变换的面部动作来释放自己紧张的情绪。

  这是10月下旬的一个午后,他难得有的休息时间。当天的凌晨三点,这位熔盛重工总裁处理完手头工作后,从上海赶到了南京,然后又起了个早床。他在上午江苏省科协组织的活动上有一个冗长的主题演讲,之后与一些老朋友共进午餐,接着又要马不停蹄地前去拜会一家金融机构。  

  他所掌舵的这家企业堪称造船业界的奇迹,其成长速度之快即使在整个工业界恐怕都非常罕见。从一片沉寂的滩涂到订单量排名全球第六、中国第二的巨型船企,熔盛重工只用了四年时间,但最近的几个月里,却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7月27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 E C)发表一份声明,指控熔盛重工董事局主席张志熔全资拥有的香港WellAdvantage公司利用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内部信息在纽交所非法获利712万美元。虽然这起内幕交易案已在10月中旬达成和解,但其所引发的轩然大波却重创了本已疲弱的熔盛,令其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熔盛重工(01101.H K)股价大跌,声誉扫地。紧接着,熔盛重工对A股上市公司全柴动力的收购宣布搁浅,引发大量全柴投资者声讨抗议,投资机构兴业全球基金甚至为此将熔盛告上了法庭。

  这些给其带来不良信用记录的事件都指向了一个普遍的猜测,即熔盛重工的资金链已经濒临断裂。伴随着猜疑而来的,还有接二连三的传言,这让熔盛看上去已在一片风雨飘摇之中。有人甚至声称,危局之下,参与这家公司创立与发展的“熔盛三剑客”已然解体。

  陈强告诉《中国企业家》,内幕交易案所带来的并发症一度让熔盛重工不得不担心休克的可能,“某一节点上,我们的资金链本来是安全的,但各种不实的传闻会让银行感到恐慌。”他对当时发生的状况如此解释。不过,他认为这一切已经过去。“这其实只是个信心问题。”

  但信心不能自动救赎熔盛,陈强正带领这家公司从传统造船业务向海洋工程转型。他的角色转换是如此之快,在关于海洋工程行业的主题演讲中,他像一位天生的导师,以一种将激情和理性平衡到最佳的表述方式向听众介绍着这个激动人心的新领域。末了,他还要谈及对熔盛未来的宏大构想。“我们要从制造商转型成为服务商。”

  对于体态臃肿、大病未愈的熔盛重工而言,这听上去有些匪夷所思。昔日的“三剑客”还能再造一个熔盛吗?

  泥足深陷

  在当天江苏省科协的活动上,主角之一是新任的江苏省科协副主席陈惠娟。这位前如皋市委书记调任科协尚不足半年,作为“熔盛三剑客”之一,对于熔盛的感情与留恋仍然溢于言表。

  “陈书记是个工作狂。”陈强说,由于她的努力推动,使得熔盛这几年得到迅速发展。这并不夸张,“熔盛三剑客”是这个造船界奇迹的缔造者—熔盛实际控制人张志熔、总裁陈强和陈惠娟分别代表着拥有资本、业务和政府资源的三方。尤其是陈惠娟,对熔盛初期的落户和投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政如皋期间为熔盛要地皮、要政策、要资金,推动了其快速崛起。

  知情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张志熔内幕交易案发生后,巨大的内外部压力让三人的分工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张志熔消失于视线之内,陈强重新掌握了对熔盛的决策权,陈惠娟则在新岗位上寻求途径帮助这家企业。不过,“三剑客”的威力正在减弱,一度紧张的资金链让熔盛不得不放弃过去膨胀的野心,冒着违约风险取消了对全柴动力的收购计划。陈强表示,如果不这样的话,对两个企业可能都是灾难,比如对全柴,退市也是个灾难,熔盛现金流会更加紧张,或许也是个灾难,“应该说这是个最好的抉择。”

  在陈强口中,张志熔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人,“这个人有胆量”。他记得的一个细节是,很多人当面跟张志熔说,你赚那么多钱,幸福指数一点都不高,他想了半天,“我为什么幸福指数不高啊,我很高啊,我干事就是幸福。”

  本刊记者了解,尽管外界对于张志熔颇多批评,但在熔盛内部,主体情绪仍对张志熔抱有同情。“张志熔主席是一个受害者。”熔盛重工的一位内部人士说。在对这起事件的另一版本的解读中,张志熔被描绘成了毫不知情的无辜被牵连者。“这都是他的那家投资公司操作的,老板未必知道情况。了解相关信息的也绝不止于中海油,双方的政府部门、参与的投行,乃至其它中介机构,可能都对此一清二楚。”

  陈强更告诉《中国企业家》,内幕交易本来就跟熔盛没有任何关联,只是张志熔个人的投资公司,也是一批其它团队出现的事,结果所有矛头都指向了熔盛,这让他难以理解。

  7月27日(周五),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这一指控之后,熔盛内部在周末紧急召开了危机公关会议,并在周日晚发布的公告中尽可能地撇清公司与张志熔的关系。“张先生在本公司中没有任何执行职位。”公告指出。陈强作为C E O及执行董事,此后完全负责公司业务活动与运作。

  “我们没有想到这件事后来会炒得那么热。”前述熔盛重工内部人士说。但最终,事件还是以一种相对平和的方式结局—Well Advantage公司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达成和解,由前者支付约1422万美元。虽然熔盛重工的股价接下来迅速飙升,内幕交易案对其造成的损害却是无法弥补的,尤其是它很可能牵绊住中海油这笔最大的海外收购交易。

  中海油不仅是熔盛的重要客户,且在熔盛I PO时认购了股份。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表示,当初与熔盛重工合作是为了达到双赢局面,若未来不能达到双赢,不排除会终止合作。

  毫无疑问,内幕交易案很可能让熔盛与中海油一直良好的合作关系生变,尤其在造船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以快速扩张著称的熔盛已经泥足深陷。今年上半年,熔盛营业收入54.62亿元,同比下降37.2%。至少在目前看来,熔盛尚未走出困境。

  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打击着熔盛重工通过海洋工程转型的雄心。不过,陈强表现得很乐观,“中海油当然非常重要,但熔盛在这一块的业务未来也会有很多其它订单。”他说。不久前,熔盛重工刚刚宣布获得来自挪威的一艘2000米深水钻井支持驳船的总包合同。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