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市场形势进一步恶化,质保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及生存发展,产品售后服务是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领导高度重视质保工作,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诚信企业,能否满足船东的合理质保要求,是能否有回头客的一个重要因素,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回顾2012年集团的质保工作,相较以往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处理质保问题的速度和质保处理的关闭率以及船东的满意度都得到了大幅提高。出厂船质保项目的关闭率由48%提高到76%,已结算船舶质保项目的综合赔付率为1.29‰。

然而,纵观船东提出的质保索赔,依然有很多重大质量问题,而且反复多次发生,给企业的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给船东在运营过程中带来了很多不便。现就质保问题的处理与企业的声誉和个人的关系做简要论述。

一、一些主要典型的重大质保问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1、油舱加热管和舱壁泄漏:主要是油舱加热管套管焊接处焊接不好,舱壁上随意烧码板后野蛮敲打拆除导致应力产生裂纹,测深管或穿舱管焊接漏焊导致,由于油舱修理必须清舱测爆,修理工作量很大,而且很多港口不允许动火,船舶停靠港口时间短,船舶往往在国外,修理费昂贵。

2、油漆问题:压载舱或其内部的舾装件生锈,甲板上舾装件生锈,货舱油漆脱落,舷外吃水标记脱落或模糊。油漆修补工作很难进行,压载舱不好搭脚手架而且舱内潮湿不利于油漆修补,外板修补修理需要租用船舶,其水下部分也无法处理,甲板上舾装件生锈影响船舶美观。

3、尾轴密封泄漏:原因有下沉量测量处螺母脱落,尾管内清洁不够,有杂质铁渣,导致密封损坏,也有产品本身质量问题。处理起来非常困难,彻底解决必须进坞,费用十分昂贵。

4、92500吨散货船系列多艘船货舱开裂:集中反映在4#风暴区域货舱,虽然设计部门和船级社从结构强度角度给出的答复是强度计算没有问题,但还是多艘船在相同位置出现焊缝开裂的现象,同样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对同类型船从设计到建造过程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避免重复发生。

二、处理质保问题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费用也不容小觑。

在质保处理过程中,由于船舶在全球航行,为了及时解决船东提出的质保,就必须及时安排维修或者提供备件,涉及到采购物资材料费,邮寄费,运输费,代理费,关税,仓储费,维修费,人工费,拖轮费,码头费,引航费,船级社检验费等费用,这些费用可能会发生其中的好几项,这样解决质保问题发生的费用就远远高于在本厂发生的费用。

三、要减少质保索赔,就必须提高产品质量。

设计部门不断完善解决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以及根据质保反馈的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物资采购环节要重视产品质量,对供应商要进行合格供应商资格评审,建立合格供应商体系,树立质量第一的信念,否则引发的索赔金额以及引起的麻烦将产生不少费用,即使供应商赔偿了备件,但后续的代理费、运输费、关税等费用都要我厂承担,对质保反馈的质量问题多发而且服务不好的供应商要淘汰。

生产部门对于过程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要有合格的操作人员施工,纠正不良施工习惯和不规范的操作;对于检验部门和质保反馈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办法予以纠正。

检验部门要加强质量控制,尤其是对问题多发的交验项目要重点检查。

只有各个环节加以有效控制,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索赔。

元月8日,集团公司下发《关于2012年重大质保项目赔付的处理决定》,其中列出的只是2012年度已经发生或确认的费用,这些赔付金额还只是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船舶还没有质保终结,原因有多种多样,有的船东还未结清船款,有的问题无法与船东达成协议等。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万箱船建造合同的质保条款,如因质保问题引发船舶停航要赔偿租家的租金,可以高达二百万美金。一旦万箱船发生这样的质保问题,那将会非常昂贵甚至可以说是可怕的代价!

质保问题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对企业内部相关责任人的考核也切切实实影响到了个人收入,由于索赔金额高,即使一个较小的考核比例也会是不小的一笔。所以,船舶的质量问题与企业的盈利、声誉,甚至与个人的收益都息息相关。

在行业景气的年代靠数量取胜,行业低迷则要靠质量取胜,只有打造一支优秀的质量管理团队,只有重视质量,从设计-物资-生产-检验-售后服务的每个环节都引起我们每位员工的高度重视,我们才能从源头上杜绝质保问题的发生,才能在这船舶行业的严冬助推企业持续发展,才能满怀希望迎接春天的到来。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