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兼并重组方面,力争将现有的26家船企逐步整合到10家以内;设立工业发展基金,专项奖励企业的做大做强、科技创新和技改投入;政府、园区和行业主管部门不断转变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细化服务内容。

在分享过前几年船市的“盛宴”后,很多地方政府逐渐开始冷静下来,从推动船舶行业合理、有序、健康发展的角度,探索当地造船业未来如何实现更好的发展。近日,仪征市委、市政府专题召开船舶产业政策宣讲暨企业兼并重组座谈会,邀请业内专家共同研讨处于深度调整期的造船企业发展态势及应对措施,研究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优化长江岸线资源和谋划临江临港产业发展的思路。

长江岸线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船舶市场陷入持续的深度低迷,目前产出稀少或是船台“晒太阳”及停产、歇业甚至破产倒闭的船企日趋增多,宝贵的黄金岸线不能被“闲置”。对此,仪征市委、市政府计划进一步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开展岸线整合工作,以调节要素供给和优化资源配置为核心环节,整合全市存量造船资源,促成岸线、土地、资金、电力、人力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有序流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集聚程度。同时,该市还将采取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运作为主的方式,进行新一轮船舶企业的兼并重组,力争将现有的26家船企逐步整合到10家以内,确保域内沿江岸线得到合理使用,促进江苏金陵船舶有限责任公司、舜天造船(扬州)有限公司两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为了进一步加强长江岸线的综合整治,推动管理升级,仪征市专门成立了由市长张震宇为组长的优化沿江岸线资源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大力推进企业管理升级达标工程和涉船监管整治行动。该市将重点围绕破解人员流动、安全事故、质量波动、汇兑损失、履约风险和成本上涨等企业管理难题,以及生产条件达标与产品结构优化、基础管理与安全生产、规范用工与矛盾调处、经济纠纷与风险管控等行业发展课题,开展调查研究、业务培训、研讨交流、会展考察、牵线搭桥、途径探索、经验推广和指导服务等管理服务工作。

近年来,仪征通过设立工业发展基金,专项奖励企业的做大做强、科技创新和技改投入,极大地推动了船舶产业的规模壮大与结构优化、企业的管理创新与实力增强。针对当今航运市场对节能、低排放船舶存有需求的特点,该市重视加强对现有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船等常规船型的技术升级改造,以竞争力更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加大研发投入,密切联系上海交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并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努力承接环保型、复杂型船舶研发任务;积极开展政产学研合作交流,大力推进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工作。在做强造船主业的同时,该市积极调整优化战略定位,一方面加快发展造修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修理和配套产业,另一方面加快发展临江临港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努力拓展发展空间。

此外,仪征市政府、船舶工业园区和行业主管部门不断转变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细化服务内容。该市鼓励国有企业发挥资金充裕的优势,采取卖方信贷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垫付比例,以吸引船东,争取订单;扶持有实力的企业探索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变革,从造船领域渗透到贸易、船务和航运市场,拉长产业链条、增强抗风险能力;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成果,细化目标成本控制,推行分段和区域现场施工托盘管理模式,精细验算人工定额和工效,严格控制能源、物料和人工消耗;进一步加强“政银保企”合作交流,呼吁金融机构保持现有信贷规模,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

会上,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作了《中国船舶产业的发展和世界船舶市场前景分析》的报告,他首先充分肯定了仪征造船行业在2012年取得年造船完工量超300万载重吨、货值超百亿元的良好成绩;其次,全面介绍了中国船舶工业和世界船市的现状,客观分析了国际船舶及航运市场的发展趋势、中国船舶工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重点解读了国家船舶产业发展和船舶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文件,剖析了多个船企兼并重组案例;同时,针对仪征船舶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和兼并重组的指导性意见。

仪征市副市长崔学锋表示,今后,仪征将更加坚定发展船舶工业的决心和信心,积极发挥地域优势,结合地方实际,引导重点船舶企业抓住行业整合的机遇,适时实施兼并重组,让优质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加快仪征船舶基础设施资源整合步伐,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他号召各部门和园区立即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帮助船企渡过难关,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推动仪征船舶产业转型升级作出新的贡献。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