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造驳船到成为行业领先的岸外与海事集团,吉宝岸外与海事一路走来的发展充满挑战,

当年集团领导层制定的“靠近市场,靠近客户”战略推行至今20多年,

管理海外业务的经验让集团有机会持续检验和丰富核心价值观,逐步推动吉宝岸外与海事成为环球业者。

企业展翅海外

目前在世界钻油台市场居领先地位的吉宝岸外与海事(Keppel Offshore & Marine),自70年代拓展海外市场以来,如今国内外船厂已多达20家,员工3万4000人;其中七家船厂在新加坡,本地员工接近1万5000名。去年,吉宝岸外与海事的营收创下80亿元的新记录,净利接近10亿元。

如果吉宝岸外与海事当年没走出国门,无法想象它今天会有怎样的发展。

1971年第一次投资海外

吉宝岸外与海事首席运营长周耀源日前在吉宝远东船厂大楼会议室受访时透露,吉宝船厂原本是新加坡海港局的维修部门,企业化后在1971年第一次投资海外,买下菲律宾的远东船厂(Far East Shipbuilding)的30%股权,目前是最大股东。

远东船厂在1967年由已故企业家李锦财(KC Lee)创办,原本建造廉价的驳船,由于创办人看好岸外市场,因此到美国寻找合作伙伴,并找到Levingston公司提供技术。

周耀源表示,这是为什么后来远东船厂改名Far East Levingston Shipbuilding(简称FELS),也就是吉宝远东(Keppel FELS)的前身。吉宝船厂就是这样进入了岸外与海事领域,并在1980年接过FELS的管理棒子。

正如《吉宝远东的拼搏精神》(Can Do! The Spirit of Keppel FELS)一书所记,当时的吉宝集团(Keppel Corporation)主席林子安说:“吉宝远东的故事体现了新加坡人的开拓精神。”该书已出版超过10年,吉宝人的肯干精神继续发扬着。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