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航通船业有限公司投资近5亿元建设的新会生产基地。

广州航通船业有限公司投资近5亿元建设的新会生产基地。

  “十一五”期间,江门市船舶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去年,我市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7.88亿元,增长20.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56亿元,增长21.3%。目前,我市共有船舶企业48家,主要生产产品为中小型钢制船舶、配套产品和游艇。在拆船方面,我市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已经成为国内特色化的绿色拆船基地。

  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今年4月份全球造船市场延续了一季度的形势,成交较为活跃,中国船舶行业新承接船舶订单同比大幅增长,但造船完工量继续下降。

  在新会区古井镇银洲湖畔,蔚蓝的天空下,巨型塔吊和正在修造的庞大船体让人震撼。国际船舶工业市场低迷,江门市船舶工业能否再实现“十一五”时期的辉煌?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发展船舶工业,2011年,市委十一届九次会议明确提出,以新会南洋船舶为龙头,引进和完善造船、修船、拆船及船用装备产业链,加快船舶产业发展。我市船舶工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我市已成为省内仅次于广州市的主要船舶建造基地。尽管与国内的南通、泰州、舟山、大连等城市相比,我市船舶工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技术实力上差距均十分明显。但综合来看,我市发展船舶工业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在部分领域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如果能够抓住未来发展的机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江门市船舶工业有望在“十二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广东省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一极。

  现场走访

  南洋船舶

  打绿色环保牌 拿到日本船东的订单

  烈日下,新会区古井镇南洋船舶修造码头上,船厂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新船汽笛不时发出震耳的轰鸣声。

  “今年我们把生意做到了造船强国日本。”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洋船舶”)副总经理马锐丁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4月,该公司与一家日本船东签订了4艘船的销售合同。在国际船舶制造业低迷的形势下,这一消息无疑给我市的造船业注入一支强心剂。

  南洋船舶如何能吸引苛刻的日本船东的目光?作为我市船舶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小灵便型散货船是该公司主打产品。“受国际船舶产业形势的影响,公司按照细分市场战略,一直重视科技的投入,重点研发节能环保型船舶,主攻经济型绿色环保船舶。”马锐丁说。

  与日本船东签约船型是3.9万载重吨的绿色环保散货船。南洋船舶的事务部副部长刘杏元介绍,3.9万载重吨的绿色环保灵便型散货船是南洋船舶自2011年以来重点研发的新型船。该船满足国际船级社协会和国际海事组织最新制定的一系列共同规范和规则的要求。该型船从今年1月正式开工建造。

  “3.9万载重吨船体线型在原有3.25万载重吨散货船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该型船采用了新型主机和新型高效螺旋桨,使燃油消耗极大降低,按CSR85%功率航行时,油耗由原3.25万载重吨散货船的24.49t/天降到18.37t/天,每天节省燃油6.12吨,节能降耗居同类船世界领先水平。”刘杏元说。“通过与日本船厂的合作提升自身的效率和管理水平。我们不光为日本船东造船,有时也请日本船东过来作指导,双方之间通过这种沟通加强学习。加上如今与日本船东有业务往来,未来双方的沟通交流会更多。”马锐丁很看重这一点。

  航通船业

  订单已经安排到2015年

  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造船完工1378万载重吨,同比降11.9%。承接新船订单1157万载重吨,同比增57%。以上数据,在我市一些船舶制造企业承接新船订单的情况得以体现。

  “7月份,公司将对订单量重新作出评估,今年订单量将比去年年底预测的要翻一番,订单的产值有望增加至20亿元。”广州航通船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南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广州航通船业有限公司投资近5亿元建新会生产基地是目前我市最大的国营船厂,主要建造海洋工程辅助船舶、多用途工程船等中小型特种船舶。该公司今年从广州全线转移至新会的生产基地。

  记者走过稍显拥挤的办公区,来到该公司船舶制造码头,不同类型的庞大船体将生产基地分割成不同的作业区。

  “公司今年上半年产值预计会完成4.5亿元,与去年同比持平,好的话,将会略有增长。订单已经安排到2015年。”陈南生介绍。去年该公司交船14艘,今年预计会交船18—19艘。

  “现在是考验企业生存的关键期。”陈南生说。他对市场形势有自己的理解:“市场越是低迷,市场就越集中,有限的订单将集中到好企业中去。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去争取有限的订单?控制成本,提升自身的效率。”

  航通船业20亿元的订单多为海洋工程辅助船舶,相对整个行业的不景气,该公司能够在细分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问 题

  人才、土地成制约因素

  “现在造10艘船的利润和2006年、2007年造两艘船的利润相同。”我市一造船厂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人员透露。“接单越多,意味着亏得越多,只能控制产能,做到维持正常运营”。

  有些企业关停生产线,压缩产量,有些企业则是因产能有限,有意控制订单。“新订单不敢接,按照公司现有的产能到顶了。想扩大产能,但是没有更多的土地可用。”陈南生说。“船舶工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但是江门与船舶企业相配套的企业很少,原材料和装船设备基本来自外省或进口,这不仅是江门的问题,广东省,乃至全国都有这样的问题。”陈南生同时指出另一个问题。

  目前,江门市专业生产船舶配套产品的企业仅有8家,兼营少量船舶配套产品的企业有5家,且这些企业都是民营企业,规模很小,暂无省级水平的企业,生产的船舶配套产品多为小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都很低,基本是为沿海内河小型船舶配套。《江门市船舶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船舶配套产业“少、小、弱、散”,缺乏引导的现状,削弱了我市造船企业的竞争力,制约了我市船舶工业发展。

  制约了船舶制造业发展的瓶颈还有人才的因素。“目前主要是通过国内一些国有船厂对人才进行引进及培训。之前和五邑大学有过接洽,但暂时并未有实质性进展。”马锐丁指出。

  展 望

  后发优势可期

  江门市船舶工业主要集中在新会区、江海区、蓬江区和台山市,其中新会区银洲湖区域是江门市船舶工业的核心地区。“江门的后发优势在于银洲湖的区位优势,银洲湖的环境及宝贵的岸线资源是不可多得的先天优势。”马锐丁认为。同时,他认为,鉴于银洲湖宝贵的岸线资源,发展游艇产业也是未来选择之一。

  “我们很多客户在香港,现在尽管他们经常是先坐船到珠海,我们去接他们。等港珠澳大桥通车后,香港客户可以直接开车到江门。”马锐丁表示。“现在一些材料都是从江浙一带海运过来的,广珠铁路修通后,将会降低公司物流方面的成本。”马锐丁对广珠铁路的开通充满期望。

  《规划》指出,我市从船舶产业的布局现状可以看出,产业布局为自发形成,空间上较为分散,未形成系统化的产业集群,不利于集聚效应的发挥和我市船舶产业品牌的树立。“产业规划很重要,做好功能区划,有利于企业的聚集发展,规划做好后,其他产业不能进入。”陈南生对此表示认同。

  “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宏观引导。要加快制定配套企业招商引资目录和我市船舶工业重点产品发展目录,符合该导向目录的船舶配套项目,将给予资金信贷、资源供给、技改贴息等方面的重点支持。”《规划》中如是建议。陈南生认为,在引进配套企业和优质企业的同时,当地政府也要思考如何推动存量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对于人才的引进,马锐丁建议,“随着新会南新区的发展,未来应该在新会南新区发展总部经济,公司就可以将设计、研发等领域全部搬过来,此举也有利于引进人才。”

  专家说法

  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

  引进项目 吸引人才

  江门具备发展船舶工业的基础,但层次相对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提升造船的水平。目前虽然受国际形势以及船舶工业周期性比较长的影响,该产业暂时受挫,但随着国际经济逐步复苏,船舶工业仍是有潜力的行业,有上升的空间。江门企业需要在制造技术上有所提升,增加船舶工业的附加值。

  另外,江门的人才基础不够,要引进好的项目,并制定出台引进人才的机制,吸引、留住人才。要靠引进项目来吸引人才,没有好的项目,就吸引不了高层次人才,没有高层次的人才,有项目也不行,项目和人才相辅相成。整合现有资源、集中集约用海,提高利用效率。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