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经过修订的新《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对劳务派遣的岗位性质、用工比例、派遣资质,以及派遣事实认定等内容作出了进一步的规范。这些都将给作为“用工大户”的造船企业带来直接冲击。为了维持人员和管理的稳定,合理规避船企和承包单位的用工风险,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通过加强体系审查、班组管理、承包单位管理等方法,率先进行了管理探索。

开展体系外审 促进自主管理

在实际操作方面,新《劳动合同法》对派遣用工的操作办法有较为详细的指导意见,企业可以参照执行,但在派遣事实认定方面,船舶工程承包这一传统形式将面临新的问题。具体而言,当前,在船舶制造业,具有“生产经营场所”、“设施设备配套齐全”的工程承包单位极少,且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完全脱离船企的工作场地、设备以及协助管理,将会在施工安全、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和人员稳定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与此同时,“在用工单位场地工作、使用其设备,并接受用工单位的全面管理,即具备派遣事实”这一特性,使得渗透管理行为对于船企与承包单位而言均存在法律风险。因此,外高桥造船公司通过外部审核方式,间接督促各承包方提高自主管理水平,合理规避法律风险。

目前,外高桥造船公司通过承包单位外审小组,定期对各承包方进行体系审查,或结合实际需要,开展专项审查。审查的范围包括安全、质量、生产、工艺、管理体系、风险防控、人员培训,以及其他作为该公司合格承包方的必要管理措施。审查结束后,该公司根据结果,对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的承包单位要求限期整改,对无法通过改善达到要求的承包单位则取消其承包资格。

编制标准手册 班组精益管理

班组作为企业的最小细胞,不仅关系到管理措施的最终落地,更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在承包单位外审过程中,外高桥造船公司对班组管理给予高度重视。

自成立以来,外高桥造船公司持续开展班组管理工作,在2011年年底,初步形成了精益班组的理念,并经过2012年全年的跟踪分析,建立了精益班组模型,进一步完善了考核指标、管理方法等。

2013年年初,外高桥造船公司召开推进会,整体发布班组精益管理工作计划,并由安环保卫部、组立部分别代表职能和生产部门进行工作交流。会议最终明确,要通过实践总结班组管理与建设方面的经验,编制标准化手册,长效指导常规工作,最终实现班组管理精益化。

据介绍,标准化手册不仅适用于本工班组,而且将融入外审工作,促使承包单位落实管理要求,同步提升劳务班组的管理水平。

加强业绩考核 盘活承包单位

长期以来,外高桥造船公司坚持“与员工共同发展,与合作单位共赢”的发展理念,以合法用工为前提,高度重视员工权益和队伍稳定,在提升自身管理能力的同时,积极与合作单位共享资源,共同进步。

该公司现有承包单位20余家,在长期的良好合作中,有效管理是保持承包工作活力的关键。为此,该公司在引进承包单位时,建立准入门槛,通过信息初选、资质审核、现场考察、综合评价等流程,确保承包单位符合要求;在日常管理中,要求各承包单位接受每月考核及点评,内容涵盖安全、质量、效率、人员等方面,并在年终开展优秀承包单位评比活动。

通过定期点评和检查活动,外高桥造船公司与各承包单位之间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渠道,一方面,及时告知公司经营情况,另一方面,积极听取各承包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与承包单位之间的良好沟通,为该公司加强对承包单位的管理起到了助推作用。

在新《劳动合同法》施行之际,外高桥造船公司正在“合法合规、维稳维权”的基本原则下,率先进行劳务承包管理探索。该公司表示,将密切跟踪工作进展,不断完善管理措施。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