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工信部组织讨论《关于推进船舶智能制造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地点选在了江苏南通,很多人不知道原因。其实,这一方面是为了和讨论主题相契合。因为南通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智能造船厂——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他们究竟有多智能呢?经济之声记者实地探访了这家造船厂。

巨大的轰鸣声,伴随着时不时闪耀的焊接电火花,这几乎是所有造船厂的标配,中远川崎也不例外。但不一样的是,放眼望去,偌大的车间里,看不见几个操作工人。这时候记者才反应过来,这里的“工人”主要是机器人。

顺着传送带看过去,几块条形钢材旁边,几台螃蟹腿一样的白色机器臂不断挥舞,没几下一条钢板就被切成其它形状。中远川崎制造部部长助理李勇介绍,这是机器人切割。

李勇:这个外面的两台机器人对材料上面的名称、基准线等等进行印制和划线。结束以后,由两边的推送小车把它推到刚才看到的切割室里进行切割,两个切割室里还各有一个切割机器人。整个系统就是这样,然后后面成品就出来了。

造船业听起来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但工序其实并不复杂。简单地说,就包括钢材的切割、焊接、组装和涂装。尽管如此,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比如焊接,造船用的钢板很厚,不容易焊结实,而且不像其行业只焊几个点就行了,它通常需要焊整条线。

在中远川崎,这么难的工序也智能化了。一组四台白色的机器人举着焊枪,相互配合,有的拍照,有的翻身,有的焊接。中远川崎总经理韩成敏对这组机器人尤其感到骄傲。

韩成敏:这个是三维的,先用我们的照相技术给它定位,之后根据我设计的焊接的长度,来寻找,来模拟输入,和电脑对比以后再进行焊接。

造船厂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工人容易疲惫,眼一花、手一抖,一块钢板可能就废了。因此,这对造船的质量和效率是个考验。而使用机器人的话,操作就相当精确了。

在中远川崎的车间,记者发现切割完成后的每一块钢板都有一串数字,这又是干什么的呢?韩成敏这样解释:

韩成敏:每一块钢板,每一根条材上面都有一个“身份证号码”,标明未来它和哪一块钢板进行对接,焊在哪里,怎么焊,在船体上是哪个部位,等等这些。

钢材也有身份证,对,就是要这么精确。切割焊接之后,先进行小块部位的组装,之后就要吊到船坞,进行整体组装了。由于前期的数字化制造,中远川崎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无余量造船。

韩成敏:所谓无余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搭载的时候,一个个吊到船坞里,是不用再开刀然后拼装的。上去以后,它的工差非常非常小,直接可以焊接。

到了船坞,同样看不见几个工人。那么,工人们究竟都去哪儿了呢?原来,不少人都在后台,要做的只是轻点鼠标,发出各项执行指令,控制机器人来造船。

韩成敏:我们是2570个人左右,再加上外包,我们不到4000个人,外面其它的船厂如果在我们这样的生产规模,一般要一万个人左右。

当然,造船智能化的最终目的还是提高造船厂的盈利水平,这方面中远川崎表现如何呢?造船业拼的是成本控制,主要用修正总吨工时这个数据来衡量,也就是完成一个单位工作量耗费的时间。全国造船业平均的修正总吨工时在28左右,而中远川崎只有15.3,只有全国水平的一半多。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