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重工

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所长何春荣(左二)、中船重工第七〇二所副所长颜开(右二)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主任胡震(右一)、经济日报产经新闻部主任崔书文(左一)

近日,由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局、宣传局指导,国资委新闻中心、《国资报告》杂志社主办的“对话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系列访谈第八场来到无锡“蛟龙号”的诞生地——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本次访谈邀请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所长何春荣,中船重工第七〇二所副所长、总工程师颜开,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主任胡震以“蛟龙号的自主创新之路”为题与网友进行交流。对话由经济日报产经新闻部主任崔书文主持。

克服挑战实现创新 创造世界最大潜深纪录

对大多数人而言,大海是一片充满奇幻与未知的领域,海洋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生物和矿物资源,海洋环境的演变也与人类息息相关,为了探索深海,“蛟龙号”应运而生——它是我国自主设计集成并完成海上试验、世界上同类作业型潜水器中下潜深度最大的潜水器。

谈到蛟龙号的研制过程,在所长何春荣看来无一不是艰辛的,“深海开发极度困难,海水的压力是随着海的深度线性增加的,这就对潜水器的结构设计、结构材料都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何春荣举例说,7000米载人潜水器承受的是700个大气压,即每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它的压力是700公斤,也就是说蛟龙号2.1米直径的载人舱球壳需要承受的压力相当于14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

潜水器在海底要经受住各种各样环境的考验,海水的阻力、海水温度的巨大差异等恶劣条件,这些都成为建造研制载人潜水器不同于其他空间资源运载工具的最大困难。“从1993年到2002年对这些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到2002年项目立项,再到2009年开始海试,2012年海试成功,我们创造了7062米作业潜水器的最大潜深纪录。”何春荣介绍,这台潜水器有非常好的定位和悬停功能,它可以做定深航行、定高航行、悬停;水声通讯不仅能传语音,传控制信号,还可以传海洋的地质地貌扫描来的图形,通过数字化传输;里面还有各种作业工具,可以完成各种各样的科考作业。“从2013年开始,蛟龙号就已经为科考、勘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进一步验证了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和可靠性能。”他自信地说。

深海装备技术再突破 “孕育”4500米载人潜水器

2013年,蛟龙号开始了试验性应用,去到南海,以及太平洋与印度洋中我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勘察合同区开展科学考察,并取得了丰硕的科考成果。在蛟龙号交付之后,七〇二所又投入到了4500米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当中。作为4500米载人潜水器的总设计师,胡震认为,通过4500米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和一些技术、装备的突破,能为我国走向更深的海洋,奠定了技术基础。“我们国家还没有形成装备的产业化体系,为了让技术更好地往前推进,同时满足科学家的需求,我们研制了一套新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它的侧重点是在深海科考这一方面。而蛟龙号的侧重点是大洋资源的勘探,4500米载人潜水器技术的推进,也为蛟龙号的技术升级和完善提供了基础。”胡震补充到。

我国深潜装备体系发展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多个海域的海底拥有勘探合同区,以蛟龙号和正在研制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为代表的我国深潜装备体系,能够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中船重工第七〇二所副所长、总工程师颜开认为,深海有很多的多金属结核、热液硫化物以及稀土等,因此,发展深海装备,首先会带动深海资源开采业的发展;另外,深海装备产业的发展,例如水声通讯的、能源的、动力的、导航的和材料的、机电的等一系列产品的开发,会带动起相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最后是生物资源,蛟龙号勘探以后,发现了很多不同于陆地上的生物基因资源。“相对于太空,这些资源更容易获取,这里面空间很大,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颜开直言,“虽然载人作业型潜水器我们已经处在世界领先的水平,无人潜水器也在发展,但在深海采矿装备方面,我们和国际上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颜开透露,未来也会发展深海油气水下生产系统以及可燃冰开采,目前技术尚在突破当中。

坚持军民融合 创新驱动发展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作为我国深海高技术装备发展的爆发点,近几年,我国深海装备事业蓬勃发展,应用的范围也是越来越广。访谈最后,三位嘉宾在寄语技术创新未来时一致表示,要将军工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当中,做好军民融合,将深海装备发展的趋势继续保持下去,形成我国自主的深海装备的技术体系和完整的深海作业能力。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