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船企“抢走”百亿订单!全球造船业格局大变?
海事服务网CNSS获悉,韩国造船巨头三星重工即将获得一笔约13亿美元(约人民币95亿元)的订单,为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旗下航运子公司Transpetro建造9艘穿梭油轮。
Transpetro最初计划将船舶订单分配给中韩两国船厂,但经过内部讨论,公司最后决定将全部订单委托给三星重工。
图源:三星重工
据《贸易风》日前报道,三星重工正在签订建造9艘苏伊士型穿梭油轮的合同,目前合同已进入最后阶段。单艘价格为1.465亿美元,订单总价值约为13亿美元。该公司计划在2027年交付两艘船,其余七艘将在2028年交付。
除了穿梭油轮外,三星重工今年还计划拿下价值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8亿元)的浮式液化天然气(FLNG)项目。
图源:三星重工
今年1月10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俄罗斯能源行业实施“迄今为止最严厉的制裁措施”,涉及180多艘船舶和数十家公司。制裁名单中还有32家注册地或业务往来与中国相关的实体,包括舟山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专注于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与制造,其产品涵盖FLNG装置、浮式储油装置(FSRU)、海上风电设施等,是惠生清洁能源的第二个海工基地。
惠生清洁能源全球市占率第二,仅次于三星重工。而三星重工则被认为是“全球FLNG的最强者”。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迄今为止全球新建FLNG订单仅有10艘,其中5艘由三星重工承接,并已经成功交付了3艘。惠生清洁能源承接了3艘。
在美国制裁前,惠生清洁能源已成功获得为美国Delfin Midstream建造的深水港项目开发首艘FLNG的重大合同。这让业内许多人感到意外,因为三星重工最初为该项目提供了基本设计。Delfin Midstream计划在墨西哥湾建造四套FLNG装置,目标年产超13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LNG)。
有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对惠生的制裁增加了三星重工获得Delfin剩余3艘FLNG订单的可能性,且特朗普政府近期颁布的LNG出口扩大政策也有望带来FLNG订单的增加。
据悉,欧洲和北美的能源公司也在努力减少对中国造船厂的依赖。据业内人士周二透露,除了Delfin,意大利石油巨头埃尼集团(Eni)、加拿大Western LNG和挪威Golar LNG即将与三星重工敲定FLNG建造合同。此外,三星重工还在与未透露名称的全球能源公司洽谈在阿根廷和苏里南建造FLNG的事宜。消息人士称,三星重工至少有四艘FLNG建造订单,预计今年将获得价值55亿美元的合同。
业内相关人士表示:“惠生通过获得新的FLNG订单来扩大立足点,但现在由于美国制裁,其几乎无法获得新订单,因此三星重工很有可能从中受益。”
其他韩国船企也开始对FLNG领域虎视眈眈。
据悉,韩华海洋计划从今年开始争取FLNG订单。2016年5月,韩华海洋成为全球首家建造FLNG船的公司,成功交付了为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建造的全球首艘FLNG“PFLNG SATU”号。但此后,该公司在获取更多FLNG订单方面面临困难,逐渐被三星重工抢去了风头。
“PFLNG SATU”号。图源:韩华海洋
去年4月,韩华海洋从韩华集团手中收购了风电事业部;11月,韩华海洋与韩华航空航天联手收购了新加坡船舶设备制造商Dyna-Mac Holdings。Dyna-Mac是一家专注于海上工厂上部结构制造的企业,在FLNG和FPSO(浮式生产、储存和卸载装置)领域具备显著的建造竞争力,交易已于去年11月20日完成。通过这一系列收购,韩华海洋有望进一步扩展其海上工厂生产基地,在成本竞争力方面实现更强的协同效应。
韩华海洋相关人士表示:“由于美国对中国船厂的制裁,FLNG和FPSO市场似乎存在机会,我们计划积极参与竞标。”
而韩国HD现代重工旗下的船舶维修和保养服务子公司——现代海洋解决方案,则将受益于老旧LNG运输船改装为FLNG的需求。
过去一年里,美国政府持续对中国造船业采取强硬措施,包括启动301调查、对中国船只实施制裁,以及对中国造船产品征收额外费用等,这导致全球造船业格局发生变化,韩国、日本的造船业将从中受益。据悉,美国对中国的立场已促使德国航运公司赫伯罗特等公司重新考虑其船舶订单。据报道,由于美国制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赫伯罗特正考虑将船舶订单从中国船企转移到韩华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