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晚间,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海控”或“集团”)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6.jpg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338.59亿元,同比增长33.29%;息税前利润(EBIT)人民币699.48亿元,同比增长90.74%;净利润人民币553.95亿元,同比增长95.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491.00亿元,同比增长105.78%。

净资产收益率(ROE)22.60%,同比提升10.8个百分点;每股收益人民币3.08元,同比提升108.11%。截至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较期初下降约 4.69个百分点至42.70%,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人民币1,841.8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人民币693.13亿元。亮眼的业绩、充沛的资金、健康的财务结构,展现出稳中提质的强劲韧性和持续增强的价值创造能力,为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做好股东回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6-1.png

中远海控的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有:中远海运港口聚焦客户需求,通过精准营销开拓业务增量,以服务水平提升巩固竞争优势;提升码头运营效率,加强全方位成本管控,放大竞争优势;锚定数字智能和绿色低碳两大赛道,加快培育港口新质生产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积极寻找在新兴市场、区域市场和第三国市场的投资机遇,通过投资或收购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力。

集装箱航运业务

2024年,中远海控集装箱航运业务收入2,259.71亿元,同比增加578.40亿元,增幅34.40%(其中:中远海运集运1,560.60亿元,同比增加400.12亿元,增幅34.48%),完成提单箱量2,593.93万标准箱,同比增加10.12%。

截至报告期末,中远海控旗下自营集装箱船队规模538艘,运力约332万标准箱,船队规模继续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手持新造船订单共计43艘,合计运力约75万标准箱。公司积极顺应行业绿色发展新趋势,通过订造绿色新能源船舶和船舶改造等方式,持续优化公司船队结构。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已订造24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舶,包括12艘24,000TEU型及12艘14,000TEU型甲醇双燃料动力新船;对4艘16,000 TEU型在建单一传统燃料集装箱船舶进行甲醇双燃料动力升级改造;对现有2艘13,800TEU系列集装箱船舶及2艘20,000 TEU系列集装箱船舶,实施甲醇双燃料发动机改造。

码头业务

2024年,中远海运港口码头业务收入108.10亿元,同比增加4.14亿元,增幅3.98%,总吞吐量同比上升6.1%至144,032,722标准箱,其中,中国地区码头的总吞吐量同比上升6.5%至109,808,199标准箱,海外地区总吞吐量同比上升4.5%至34,224,523标准箱。

中远海控持续推进全球化码头布局,在全球港口运营商行业中继续保持着领先地位。公司充分发挥整体规模优势,继续保持服务产品在标准化、专业化,以及成本管控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持续提升服务品质,更好满足客户多元化的运输需求。

6-2.png

伴随运力规模稳步增长,中远海控通过积极推进协同合作,持续增密航线网络布局。集团共经营的429条航线,在全球约145个国家和地区的629个港口均有挂靠,并且通过在新兴市场开辟并升级新航线,在中南美、非洲、东南亚地区实现了货量快速增长,面对航运联盟深刻变局,集团与海洋联盟成员延长合作至2032年,并携手海洋联盟成员推出了DAY8、DAY9产品,以更高频率、更广覆盖、更优品质的航线服务,有效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向市场释放稳健运营的积极信号。

中远海控持续深化集装箱航运板块与港口板块双向赋能,聚焦秘鲁钱凯码头历史性开港,推出钱凯至国内口岸双向最快交货服务,并打造了“凯”旋门系列数字化供应链产品;将提升阿布扎比港服务能级与深度融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相结合,开辟洋浦和阿布扎比港姊妹港直航服务;旗下港口公司年内完成埃及苏科那集装箱码头交割,签署泰国林查班港码头投资协议,并持续提升比雷埃夫斯港等港服务能力,一批围绕着关键枢纽港建设的一体化运营样板正不断打造成形,全球化发展版图走深走实。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