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下午,在清华大学国学院主办的第二期国学论坛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李零教授以视野宏阔的“从船想到的历史"为题,以东周、秦汉时期的考古发现为例,通过勾连缀合沿海地区的考古遗存,呈现了上古时期文化互动、交流频繁的人文世界图景。讲座由清华大学国学院刘东教授主持。

  这次讲演中,李零教授钩沉出中国上古时期丰富而活跃的航海历史图景,而这往往是将中国视为农耕文明的传统看法所容易忽视的视角。

  讲演开始,李零教授首先介绍了早期中国“四海十港”的具体位置及地理分布,并大体介绍了各个港口目前考古发掘情况。之后,李零教授分别举出不同地区代表性的考古发现,由北至南介绍了中国早期的“水上历史”。首先是今天山东省境内的“八主祠遗址”和河北省的“秦皇岛-绥中遗址群”,这些与祭祀活动有关的濒海高台建筑表明,在东西数十公里沿海领域分布着秦朝的行宫建筑群落,这与秦始皇多次东巡的历史密切相关。接下去往南则有今连云港市附近的“朐界刻石”与“孔望山遗址”,这些石刻及摩崖造像为进一步认识早期中国东部沿海史地提供了绝好材料,由此也引发关于众多已成历史定论问题的重新讨论,比如,究竟秦朝的东大门位置何在?佛教传入中国,是陆路还是海路?等等。

  接下来,李零教授依次介绍了印山大墓、三越古城及中山古船的出土情况,尤其强调了印山大墓形制、样式之特殊,至今仍难以给予定论,李零教授也极富想象力地将其与几百年后维金人的墓葬情况相联系,指出两者之间惊人的类似之处。另外,三越古城的发现让我们看到了早期中国的南越文化,其繁荣程度或许超出我们由文献材料得出的结论,而中山古船的出土,则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上古时期的水上交通。最后,李零教授以沿海不同地区出土的波斯风格银盒为例,指出早期中外文明之间可能发生的丰富交流,这也提示我们,中西之间的陆路、海路交通,究竟孰早孰晚,或者何者更为重要、频繁,恐怕还需要我们结合考古发掘,做更为深入的综合研究。

  李零教授的演讲资料丰富,而其内涵又是仅通过文本材料难以获知的,那么,如何对考古遗存进行分析,怎样审慎地看到二重史证,便成为这次讲演引申出来的问题,而李零教授的讲演本身和对现场同学的应答,则为此提供了一个范例。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