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松北极博客 8月1日 

“雪龙”挺进北纬80度  亲历北极浮冰上的科学考察

    目前已进入盛夏的北冰洋,正处于海冰消融期,密集而疏松的浮冰如“脆饼”一般,被“雪龙”号坚硬的船头一“咬”就碎。连日来,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一直北上,以期寻找到足够坚硬的冰块进行“冰站”科学考察。

    北京时间8月2日,在北纬80度29分、西经161度09分的北冰洋海域,“雪龙号”终于寻找到一个比较坚硬的大块浮冰,考察队决定将其作为“短期冰站”进行几个小时的科学考察。冒着漫天飞舞的大雪,二十多名考察队员携带了大箱小箱的仪器设备,乘坐“黄河”艇前往浮冰上,随队记者也被批准一同前往。

    这块至少有1.5米厚的大块浮冰,静静地漂浮在3800米深的北冰洋上,与周围大大小小的浮冰挤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宁静、纯白的美妙世界。冰面上覆盖了厚厚的一层雪,浮冰中间已有大大小小的好几处淡蓝色融池。从“黄河”艇下来初次踏上浮冰,感觉还十分坚硬,但一不小心踩到覆盖在融池周围的雪,脚底下一沉,露出了蓝茵茵、已经变得稀疏松软的海冰,令人胆战心惊。

    来不及欣赏浮冰世界的风光、更来不及害怕,考察队员们立即投入了争分夺秒的科学观测和采样工作。此次短期冰站考察共有五个科考小组,分别是海冰物理观测、海冰及冰下海洋观测、海冰生态调查、冰面温室气体通量监测以及长期冰站设备试验。

    只见大家纷纷拿出各种各样的科考仪器设备,有条不紊地互相配合。有的在用力地钻取冰芯,一旁配合的考察队员当场切割、记录、包装;有的架起了复杂高大的仪器设备,测量冰面反照和辐射;还有的趴在冰冷的雪面上,细致地观察仪器中的温室气体通量。冰面融池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考察队员们对融池的反射率、温度、盐度等均进行了科学测量。

    风雪中,站在冰面上的感觉越来越冷,手脚冻得也越来越不停使唤。然而在紧张的拍摄中,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不过,直到科学考察结束前,才惊讶地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要防范可怕的北极熊,更没有想到去拍一些防熊队员的照片。此时,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考察队为什么一定要组织“专业防熊队”,那些一心一意投入工作的科考队员根本无暇顾及身边的危险。

    我国北极科考队目前所在的北极地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和反馈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过去30多年连续观测研究证明,这一地区正在发生快速变化。研究北极海冰快速变化的机理,是我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的两大目标之一。因此,在考察过程中建立“冰站”,开展与海冰大范围融化相关联的大气、海冰和海洋过程观测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此次北极科学考察将开展两种“冰站”考察,一种是在浮冰上建立“短期冰站”开展几个小时的科学考察,“短期冰站”考察计划进行六次,目前已顺利完成了三次。

    另一种是在大面积的固定冰面上建立“长期冰站”,计划开展15天左右的联合考察,全面观测海冰融化过程中的大气、海冰和海洋参数,为研究北极海冰快速变化及其机理获取完整的科学数据;同时开展冰下生态过程动态变化有关的化学、生物等考察,了解北极浮冰中冰栖生物的分布及其对海冰融化的响应、融冰期间的冰藻叶绿素生物量和生产力特点等。

    目前,我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正乘坐“雪龙”号正继续北上,一方面在不同纬度寻找合适的浮冰,继续进行“短期冰站”考察;另一方面要寻找到合适的大面积固定冰面,建立“长期冰站”开展多学科联合考察。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