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樵
据互联网消息,电视剧《卢作孚》已经开拍,“宜昌大撤退”是这部电视剧的重点内容,共计5集,其内容,仍像某些文章和史著宣称:经过40天,把武汉失守后积压在宜昌的9万多吨货运完了 。
近年来,宜昌抢运的档案陆续曝光,有多部史著运用档案资料揭示,这一说法不符合历史真相。据民生公司档案,运完宜昌积压的器材历经5个多月。(见《长江大撤退》2006年版,第134,135页)
此前,重庆西南大学副教授张守广首先解开这一秘密,他在《卢作孚年谱》中首先介绍了卢作孚在《一桩惨淡经营的事业———民生实业公司》一文的记述。卢作孚说:经过40天,器材运出三分之二 ,(应为6万吨)。两个月后,两岸仅有零星废铁了。接着年谱又介绍卢作孚在1950年 业务会上说:“从1938年11月1日到12月10日的40天中,———实际运的是26000吨。”
2006年,黄振亚的《长江大撤退》出版。该书以二十万字篇幅记述了民生公司西撤运输的全过程。他用了南京二史馆、重庆市档、民生档等三家档案资料撰写此书,否定了过去多项宜昌抢运的不实宣传。
对于1938年11月1日以后的宜昌抢运,据12月25日由后勤部在宜昌召开的一次汇报会的纪录,民生宜昌分公司经理童少生汇报,民生在40天中,共上运器材29000吨。(比卢作孚说的多了3000吨)兵工署宜昌运输处处长陈哲生汇报,到12月25日止兵工器材还剩下二万吨待运。(据南京二史馆档案、全宗819,1339卷;《长江大撤退》第133、134页)。
卢作孚决定在指挥40天抢运结束后回重庆,因此,他在12月初就与兵工署商订了1938年12月11日至1939年3月10日这三个月的宜昌撤运计划。运输计划订到三月份,可见宜昌积压器材在1938年内不可能运完,而要延到3月后。
钢铁迁建会在1939年3月上旬对囤存在川江各港站的器材作了统计。宜昌尚存有兵工器材10898.214吨。
《长江大撤退》根据以上三家档案馆资料,得出结论::近年来多家媒体和书刊宣称,宜昌抢运两个月完成,有的甚至说40天完成,都与档案记载的事实不符。
卢作孚在1950年说40天实际运的是26000吨,两个月没有把宜昌器材运完,为什么在1943年文中如此夸大抢运成绩?这里一定有他重大的商业机密。解开这个谜,有待历史学家进行研究。
根据上述情况,电视剧《卢作孚》的编剧,如果还没有仔细研读 《卢作孚年谱》和《长江大撤退》, 必然是依据陈旧的史料编写。
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是文艺作品,可以虚构,但对重大的史实是不应出错的。2个月要运完9万吨,根据当时民生的这点运力是不可能的。那是一桩笑话,是天方夜谭。
希望电视剧《卢作孚》的编剧和导演,认真研究这段历史,弄清史实,把电视剧拍的更为真实、生动、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