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自己都吓了一跳,是的,10年了,我做了10年的海员了。人生最美好的10年中,我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茫茫的大海上度过的,期间很多人,很多事儿,已经渐渐的淡忘,一直有把它们写下来的冲动。

    站在家里的阳台上,就能看到远处的大海,海面上不少大大小小的船只每天进出着这片海域,不时能听到汽笛声——那是我熟悉的声音,大海,船,家,这三个对我最重要的地方,就这样神奇的同时出现在我眼前。

    多少次午夜梦回,隐约听到海上熟悉的汽笛声,让我竟然不知道身在何处,是在船上,还是在家里。睁开眼睛,看到身边熟睡的妻子,我才敢真的相信,我休假了。

    很多次,我对媳妇说,将来,我是说将来,我要写本书,书名就叫做“漂”,漂流的漂,漂泊的漂。媳妇说好啊,英文名字就叫做“gonewiththewave”,“随浪而逝”够诗意吧。我说,你呀,真是白和我混了10多年,船员的生活哪有什么诗意呢,你以为是拍电影?铁达尼的浪漫还是加勒比海盗的震撼?让你失望了,什么都没有。

    是谁说过的“回忆往事,无异于再活一次”我还远远没到“再活一次”写回忆录的年龄,这里写下这10年的亲身经历,这些经历平淡得就像爪哇海的海水,没有波澜,更没有传奇,我只希望能真实地记录下这其间的点点滴滴,冷静,客观,对这个职业的描述也尽量能够不夹杂个人的情绪,就像“远离非洲”里面的凯伦,讲起生命中那段最重要的日子,语气仍然平静得像是讲述别人的故事。

    1998

    毕业

    98年的元旦一过,我们就面临着离校了。虽然名义上我们还有半年毕业,当年预收的4整年的学费也没人给退,可是事实上我们还是必须离开学校,告别我们最熟悉的校园生活,走向未知的渺茫的未来。

    和所有的要离开大学校园的人一样,吃顿散伙饭,大家就各奔东西。因为寝室里面只有我自己一个人是省内的,大家约定我要送走其他的所有人之后才能走,开始时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送大家一个个的离开,我的心情开始低落。就这样了吗?我的大学生活就这样结束了吗?虽然在这三年半的大学生活中,我曾经不只一万次的诅咒这该死的学校徒有“世界第一流高等航海学府”的虚名,诅咒她该死的所谓“半军事化管理”,诅咒她该死的严格的考试制度,可是,要离开她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我还是会留恋她,因为这里有我三年多的青春,有我最好的同学,室友,还有我的爱情。而这一切都源于4年前的一次误打误撞。

    94年的高考之前,无论老师还是同学,所有人都认为我不可能考上大学,我呢,不知道,也无所谓,大不了回家种地呗。填报志愿之前,学校给了两天的时间,可以回家和家长商量,或是咨询别的什么途径。我回家玩了两天,压根儿就没和父母提起报志愿的事儿,提了也是白提,父母都没什么文化,种地种了一辈子,报志愿这样高技术含量的活儿,他们只能是有心无力。可是他们一直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希望我能念好书,“只要离开这些土坷垃,干什么都行”。父母不知道,他们一直引以为骄傲,一直认为将来会有出息的在当地最好的重点高中念书的老儿子,在学校里是什么样子。如果父母知道我自打高二之后,在游戏厅的时间远远多于在课堂上的时间,难以想像会伤心成什么样子,现在想起来,真是深深的内疚和惭愧,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很多事情都是过去很久以后才明白,可惜人生已经不可能重新来过。

    回到学校,我的志愿表上还是一个字儿没有,心里也没有个大概的方向,只好拿来那本填报志愿的什么指南,按照那上面列出的学校的名字,想像一下那些学校是干什么的。那时候的志愿表大致分成“提前录取,重点大学,一般本科,大专,中专”这几个批次,每个批次可以填报大概3,4个志愿的样子。但是老师说,根据以往的经验,第一志愿没被录取,后面的基本也没戏。

    我拿着志愿表去办公室找班主任帮忙,他正忙着给班里的一个成绩好的同学当参谋,连看都没看我一眼,说你回去把大专和中专那两栏好好填一下,或许能蒙上。我只好讪讪的回到教室,随他去吧,反正我不能让志愿表空着。“重点大学,一般本科,大专,中专”这几个批次比较好填,我按图索骥的挑了几个不太知名的学校把表格都填满了。剩下一个“提前录取”,大多都是军校之类的,我这人对当兵从小没什么兴趣,就打算空着了。突然发现还有一个不是军校,于是我在提前录取的第一志愿那一栏写下了她的名字“大连海事大学”——人生真是很奇怪,有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小小的偶然事件,就能改变你之后的人生轨迹。

    高考的那几天我还是轻松愉快的。因为那时候高考的氛围很轻松,不像现在,又是家长陪护,又是封锁考点周边道路,又是大小媒体连篇累牍报道,弄的考生想不紧张都难。考了三天,下了三天的雨,所以在那个流火的七月里面,那几天的天气是出奇的凉爽,心情也就不错,以至于我在考数学的考场上还小睡了一个来小时,中午别人都在休息的时候,我却还是精神头十足,午饭都没吃就跑到在10几公里外的另一个考点去看,仅仅是看,参加文科考试的暗恋的那个女生。那天的雨很大,到了那儿,等在考点大门口,远远的看见她走过来,我又赶紧往我的考场赶——这就是10几年后的今天,我对那场不敢说决定命运,却带给很多人喜悲的高考的全部记忆。

    高考的成绩很快出来了,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我虽然没达到重点大学的分数线,可是比一般本科要高出26分,自己盘算着,管他哪个学校呢,能上大学也挺好的。更出乎意料的是,几天之后,同学给我送来了录取通知书,大连海事大学,我想都没想能考上的学校。录取我的是轮机管理专业,通知书上说的很明白,海上专业,就是毕业以后做船员,远洋船员。又是一个我从来没想过的职业。更没想到的是,从收到通知书的那天起,我的生活轨迹就开始发生变化。

    三年半的大学时光很快过去,和大部分的大学生一样,感觉就像是被大学上了——那是另外一个LONGLONGSTORY了。

    毕业前夕,很多单位来学校招人,当然都是招海上专业的毕业生。98年是第一届实行双向选择,对于能找个什么样的单位,我们不再有以往的经验可以借鉴。双选会的前三天,不少单位就已经入驻学校的招待所了,我和一个同学一起,天天夹着自己的简历——那可是名副其实的“简”历,一共两张纸,里面贴了一张个人的一寸照片,再就是个人一些诸如年龄,性别,政治面貌等等的自然情况,外附一张成绩单——到用人单位的负责人那去打探口风,可能是我们俩的条件实在是不怎么好吧,没有一个单位表现出签下我们的意向。正式的双选会那天,我们到现场一看,那真是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啊,(其实连轮机加上驾驶专业,一共也就500来人,呵呵)。我拿出在食堂打饭的劲头儿,好不容易挤到大连某航运企业的招聘桌前面,小心翼翼的递上自己的简历和就业意向书,那负责人看都没看一眼,就问了我一句话,“家是哪里的?”我说了老家的名字,他一听是省内的,直接把我的材料往收到的那些材料最下面一放,说,半小时后来签协议。就这样,我“卖身”成功了,虽然我自己没拿到钱(用人单位需交给学校不少钱,具体数额记不清了)。

    三年半的大学时光很快过去,和大部分的大学生一样,感觉就像是被大学上了——那是另外一个LONGLONGSTORY了.(文/海盗向前冲)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