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船“向阳红09”起吊在南海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

付文韬观察他驾驶“蛟龙”号在南海一冷泉区采集到的珊瑚

这个夏天,有两件事足以让全体中华儿女振奋不已:先是“神舟”十号飞船成功登天,后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完成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第10次下潜。“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一代伟人毛泽东当年发出的豪迈壮语,已经一一实现。“神舟”系列飞船升空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但“蛟龙号”的深海探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谜。本文作者通过对“蛟龙号”数年的跟踪采访,为大家揭开了这个谜底……

3759米深海底插上五星红旗

唐嘉陵将深潜器静静地往前面挪动了3米,紧接着轻轻地将机械手插到那只大海参所在的泥沙里,然后缓缓收拢手抓,像人手一样轻轻地把那只40厘米长的紫色“海参王”拎了起来。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往往是由浅入深的。交往越深,感情越笃。海洋深潜也是一样。

在2010年5月31日至7月18日之间,“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我国南海所进行的3000米级海上试验中,共完成17次下潜,其中7次穿越2000米深度,4次突破3000米,验证了“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3000米级水深的各项性能和功能指标。

在3000米级的海试中,潜航员唐嘉陵共下潜10次。其中,最有成就感的是2010年7月13日的那次潜航。

上午10时许,当“向阳红09”到达我国南中国海预定海域后,唐嘉陵做主驾驶,付文韬作为副驾驶,进入“蛟龙”号深潜器,开始下潜。这是两年来海试的第37次下潜。“蛟龙”号深潜器以每分钟37米的速度缓缓下潜。

一个多小时后,“蛟龙”号深潜器突破了3682米的世界海洋平均深度。

离海底越来越近了,7盏水下灯全部开启。海底细腻的白沙,游动的金枪鱼,长着一对翅膀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的鳆鱼……海底风景尽现眼前。在近底航行完成时,“蛟龙”号抛掉载重物,让其以零浮力下潜。高度计跳动着,0.6米、0.5米、0.4米,停住了……“坐底”成功了,3757.31米!一个新的纪录诞生了!

坐底那一刻,“蛟龙”号激起了海底的一层浑浊的泥沙,像雾,又像纱。而这一刻,唐嘉陵顿然觉得海底世界有着一种浓浓的童话色彩:神秘的海底这么害羞呀?是小龙女戴着的面纱,还是恶龙制作的“飞沙”?

当那一层淡柔的黄色的泥雾散尽,千年万年的迷雾也便揭开了:唐嘉陵发现,其实在3700米的深海海底,也并非是生命的“沙漠”,虽然这里远不及浅海有那么多拥挤的生命,但这里也是生命的桃源。

由于深海漆黑,食物匮乏,压力大,这里的深海生物形态很奇特:有的鱼就像一块黑色瓦片,紧贴着泥沙,慵懒地趴着;有的鱼长着望远镜式的眼睛,突突地伸向前方,骨碌碌地搜寻食物;有的鱼竟然有头无尾;有的鱼身上又会发出荧光;更多的生物则似乎没长眼睛……

虽然唐嘉陵尽情地欣赏着这海底精彩且奇异的世界,但他却没忘了此次深潜应该完成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在洋底插上鲜艳的五星红旗!

海底插国旗不是件容易的事,动作要很轻很柔。因为只要动作稍微大一些,就很容易扬起海底的泥沙。一旦泥沙弥漫,就会遮挡视线,就只能等泥沙再次沉下去,再开展作业。

“蛟龙”号有两只机械手,左手力量大,适合干粗重的活,而右手灵巧,适合干些细活。这次在海底进行的插国旗和放置“龙宫”的操作就是由右手完成的。

在完成海底地形地貌测绘、搜索标志物,刷新下潜深度等作业,以及在洋底插上五星红旗这些既定的任务后,唐嘉陵和付文韬又接着搜寻目标。

“完成坐底生物取样,取什么好呢?”

他们俩讨论着。极目四眺,顿时发现前方有一只紫色生物这是一只海参!这个家伙形体巨大,直径有约10厘米,长约40厘米,天啊!

“我们的生物取样任务,就取这个海参吧!”唐嘉陵说。他的提议得到了付文韬的同意。

为了抓住这个大海参,他们操控深潜器再一次坐底,于是“蛟龙”号又下潜了2米多,并再次刷新了海试的最大深度纪录:3759.39米!

要捕捞这只海参非常不容易海参滑溜溜的,更何况用的是机械手。用劲大,便会将它捏碎;用劲小了,它又会滑溜溜地从机械手里溜走。

因为在空气中抓东西和在海水里抓东西完全是两个概念由于水下视线会有折射,在操作上会有偏差。因此,即使在空气中能灵活操作机工手臂抓取东西了,下水后为了准确地抓取,还得反复摸索才行。

唐嘉陵将深潜器静静地往前面挪动了3米,紧接着轻轻地将机械手插到那只大海参所在的泥沙里,然后缓缓收拢手抓,像人手一样轻轻地把那只“海参王”拎了起来,慢慢提到采样篮正上方,松开,放进去。整个过程麻利、敏捷,前后不过5分钟时间,一只“潜伏”在海底3759米处的海参就这样成了囊中之物。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