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云低垂的天空飘着细密的雨丝,我坐在大巴里,望着窗外这艘即将成为我工作和生活的巨物。 雨水在车窗上凝结成细密的水珠,让眼前的一切都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身旁的是比我年长几届的学长,我们毕业于同一所海事大学,此刻却以同事相称。

640.png

这就是我,未来几个月生活的地方了,随即便提起行李,踏上了这段注定改变我人生的旅程。

初登船舶:从校园到海洋的跨越

作为一名刚刚走出校园的轮机工程专业毕业生,我对即将开始的航海生涯既期待又忐忑。公司在新人培训中展现出的全方位保障体系让我印象深刻——不仅关注我们的专业技能培养,更注重船员的身心健康:定期体检制度、注重船员心理变化、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为船员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以及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这种人性化的管理理念,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船员的价值与尊严。

学长一边带我引路,一边解答着我连珠炮似的提问。“船上生活枯燥吗、设备操作难不难、前辈们好相处吗?”他耐心地一一解答,言语间透露着对航海生活的热爱。透过舷窗望去,茫茫大海与天际相接,我突然意识到,这里将是我职业生涯的真正起点。

步入机舱初体验:船舶底层中的震撼

机舱的第一印象令我终生难忘。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个完全钢铁构成的世界呈现在我眼前。庞大的主机发出低沉的声响,机械之间的远动此起彼伏;错综复杂的管道沿着舱壁伸展开来,好比错综复杂的纹路;数不清的仪表盘闪烁着各色指示灯,监控着这个复杂体系的每一个数据都 在家细微变化。空气中弥漫一种后来让我感到亲切的气息。

“记住!”轮机员的声音在轰鸣中格外响亮,“在这里,安全不是第一,是唯一。”这句话成了我未来四个月最常听到的教诲,也成为了我工作前的第一具备条件。

640 (1).png

安全至上:融入骨子里的意识

安全文化的熏陶从登船第一天就开始了。资深的轮机员们不厌其烦地向我灌输安全理念,手把手 教我如何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何识别各种安全标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使用防护设备。我记得第一次参与检修作业时,迫不及待想靠近观看,却被一位前辈轻轻拉住:“先确认设备已经隔离,压力已经释放,确保工作环境已经完成——然后才能开始作业。”

640.jpg

这种深入骨髓的安全意识,让我逐渐理解在这个充满重机械、高温表面和高压系统的环境中,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每一次作业前的安全会议,每一次操作前的风险评估,每一次完工后的总结反思,都在强化着这个船舶行业的第一法则:敬畏规则,珍爱生命。

师者传道:轮机员的众生相

在接下来的四个月中,我有幸遇到了一群个性鲜明却同样有趣的轮机部成员,每个人都是我职业道路上的引路人。

轮机长,作为我的总培训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健将。每天都会起早运动,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也体现在他的工作中。他对技术有着执着的追求,常常说:“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他建立的学习文件夹里总是塞满了技术资料和设备图纸,时不时还会抽时间给我们系统讲解难点。他的耐心和坚持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专业精神。

640 (2).png    大管轮,是个任劳任怨的实干家。我永远记得他带着我们在高温环境下检修设备的身影,汗水浸透了工作服,他却从不抱怨。他常说:“机器就像人一样,你好好对待它,它就会好好回报你。”在他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与这些机械“沟通”,理解了勤恳工作的价值。

640 (3).png    二管轮,胖乎乎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但工作起来却异常细腻。他教会我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一个小螺丝的松动可能引发大故障,一次粗心的操作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他的亲和力与严谨工作的反差,让我看到了航海人的专业素养。

640 (4).png

三管轮,负责防污染与求生设备,讲话幽默风趣却又不失严肃。他将枯燥的设备操作教程变得生动有趣:“这些设备平时可能用不上,但一旦需要就是救命的。”在他的教导下,我不仅学会了操作技巧,更理解了肩上承担的安全责任。

640 (1).jpg

电机员,部门中最年长的,却有着孩童般的心态。他总能用最朴素的语言阐述深奥的技术原理,言语中常常蕴含着人生哲理。“机器坏了可以修,人心散了就难聚了。”这是他常说的话。即使疲惫也从不懈怠的工作态度,让我看到了老一辈航海人的职业操守。

640 (2).jpg

机工长,是个外表粗犷内心细腻的能工巧匠。他能用边角料制作出各种实用工具,教我如何正确使用维修设备。“工具是手的延伸”他说,“你要了解它的结构,才能够正确地使用。”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传统工匠精神的传承。

640 (3).jpg

工作日常与学习:理论与实践的交融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大量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其中包括锅炉维护:学会了如何点火锅炉、进行排污操作,参与了锅炉的日常保养,清洁风门及燃烧器。通过实际操作,我充分了解了锅炉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640 (4).jpg

造水机操作,掌握了造水机的启停操作,学会了两种清洁方式——直接解体清洁和通过内部循环清洁。我们的船每天造水量约为20立方,需要定期投药和补水,我现已能够独立操作这些流程。

640 (5).jpg

分油机维护,参与了燃油分油机和滑油分油机的解体清洁工作,学习了运行中各项参数的调节方法。通过多次实践和阅读说明书,我掌握了分油机的内部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640 (6).jpg

日常工作中,值班巡检是最为基础且重要的环节。我按照船舶值班制度,与两名机工轮流值班, 每4小时进行一次全面巡检。巡检路线覆盖机舱所有关键设备,包括检查主机、辅机、舵机等设备的运行参数是否正常,观察有无跑冒滴漏现象,并按时在《轮机日志》上记录各项数据记录。

在值班过程中,我需要特别关注的设备参数包括:主机排烟温度、高压油泵状态、缸头是否漏油、 发电机各项参数(扫气压力、低温淡水、高温淡水、排烟温度、空冷器进出口温度、油底壳油位等)、舵机系统油位及密封状态、各类液柜(缸套水膨胀水柜、低温淡水柜)的液位变化。通过这些检查,我逐渐培养了通过声音、振动和气味判断设备异常的能力,这是成为一名合格轮机员必备的素质。

船舶应急设备检查与维护保养工作,我每周与轮机员一起对救生艇进行试验和保养,包括更换启动马达、更换齿轮箱滑油及冷冻液、对燃油进行化验等,确保救生艇随时可以启动。此外,我还学习了应急消防泵、应急发电机等应急设备的操作程序。

640 (5).png

每月进行的应急演习(包括弃船、人员落水、消防、进入密闭空间等)使我熟悉了各种紧急情况 下的应对流程。公司还不定期组织培训,如冷工热工作业培训、密闭空间作业培训、登高作业培训和呼吸器使用培训等。这些培训和演习显著提升了我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40 (6).png

在平时工作中我主要扮演辅助者的角色,如同传统匠人身边的学徒。当轮机员们进行设备操作和维护时,我不仅是观察者,更是知识的接收者。

640 (7).png

这种随时随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复杂的轮机系统逐渐在我脑海中变得清晰。特别珍贵的是每次完成维修任务后的经验分享环节,轮机员们会拿出休息时间,向我讲述他们曾经遇到过的类似情况和处理经验。这些鲜活的案例比任何教科书都来得深刻有力。

每一次轮机员在进行设备维护与故障处理时,都会叫上我一同前去,不仅在进行操作时会对我进行详细讲解,还常常分享过往遇到的问题处理经验,这种毫无保留的知识传授,让我感受到了船员之间特有的传承精神。

海上生活:工作之外的生活诗篇

船上最温馨的是闲暇时光。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大家聚在餐厅里,泡上一壶茶,分享着家乡故事和航海见闻。在这些轻松愉快的交流中,我不仅听到了趣闻轶事,更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海上生存智慧和人生哲理。我们常常在茶余饭后聚在一起互相打趣和娱乐,这些时刻,让我感受到这里不仅是工作场所,更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640 (9).png

公司为我们提供的各种休闲设施也让海上生活不再单调。健身房里的汗水挥洒,娱乐室里的欢声笑语,都是我们调节身心的重要方式。在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中,我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步调。

总体感受:四个月来的收获与感悟

四个月的实习让我明白了知识于实践的差距,不仅专业知识与技能得到了极大提升,现已从曾经的旁观者到积极执行者我已经从学习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的执行者,能够很好地协助三轨拆油头,接受着传统原理与船员精神传承。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有细水长流的坚守;没有宽敞舒适的环境,却有亲手创造的整洁与秩序;没有常人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却有同舟共济的情谊。

蔚蓝如天的海与浑黄有力的江,他们彼此拥抱,互相交汇聚集,就在这色彩交响的磅礴舞台之上,一艘巨轮正破浪启航。银白的船体切开黄蓝交织的水面,犁开一道雪白的航迹,如同挥毫在绚烂画卷上的一笔崭新墨迹。

海平线上,夕阳正在缓缓沉入蔚蓝的大海。明天又将是一个新的工作日,会有新的挑战等待着我去面对,新的知识等待着我去学习。这片蓝色国土上的机舱生涯,才刚刚在我面前展开。而我, 这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正在这所特殊的海上大学中,一步步从懵懂走向成熟,从追随者成长为未来的守护者。

作者: 轮机实习生 刘杨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