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燃油,实在是一个让船公司、船员头痛的问题,涉及各种问题:既要为油价的点滴波动提心吊胆,又要提防供油商缺斤短两,还要应付PSC检查...所以今天,还是要说说船舶燃油的糟心事儿...
我们知道,燃油样品发送到实验室检测后,往往需要数天的时间才能出结果。这期间,轮机长一定要打好富余,留存足够的旧燃料,否则将面临实验室检测报告未出而不得不使用新燃油的情况,这给船舶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最近,一艘散货船“M”轮在A港进行货物作业时,租家安排该轮用一艘当地的燃油驳船加油。
  燃油驳船分别向“M”轮的1号油箱和2号油箱供应了约定的155M/T燃油(180cst),这两个油箱在加油前都已将先前储存的燃油排放清理干净。
  加完油后,燃油供应商向该轮提供了所需的燃油样品(已进行适当密封和编号),船员将燃油样品寄给了船舶燃油检测实验室。
  货物装完后,“M”轮驶往下一个目的港。

  刚刚开始下一次系泊时,油箱里的旧燃油已经耗尽,而此时实验室的燃油样品检测报告还未出结果。
  不得已,“M”轮开始使用1号油箱的燃油。
  第二天中午,轮机长发现增压器喘振,部分气缸排气较以往温度异常升高。此外,值班人员还发现,燃油供应舱和沉淀池的排水管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泥和水。

  于是,轮机长立即决定降低主机转速,并通知驾驶室和船长。
  该轮在途中航行了2天后,因故障更换了三个燃油阀和两个气缸排气阀。
  轮机长开始怀疑是前一个港口供应的燃油质量不合格。
  1号油箱的燃油在3天后用完。为补充燃油,“M”轮改变了航线至最近的G港口加油,以免发动机使用2号油箱的疑似劣质燃油。
  在G港加完油后,“M”轮继续航行,期间最初寄送燃油检测实验室的燃油检测报告也发送了过来。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在A港加油时,下列异常参数可能对船舶主机造成危害:
  ——油箱管道采集的油品粘度为193.3mm2/s,而临界值为180mm2/s,这可能导致了燃油喷射和燃烧不良;
  ——样品中燃油含水率为6.5%,高于0.5%的最低含水率限值,这可能导致喷油设备出现问题,燃烧不良,最终在缸内、涡轮增压器内等产生沉积物;
  ——燃油管道收集到的样品沉积物和1号油箱收集到的样本沉淀,都造成了喷油设备的问题以及气缸的异常磨损。

  检测结果与供油商交付燃油时提供的BDN报告有出入。
  提醒轮机长:在加注新燃油时,一定要留存足够的旧燃油,以确保在实验室检测的样品报告出来后,确定新燃油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后再使用。总的来说,这种情况下轮机长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留存足够的旧燃油,尽量在收到样本分析报告后再使用新燃油;
  ——详细检查和复审燃油供应商提供的BDN,以符合防污公约的要求;
  ——只使用能提供符合国际及本地燃油供应规定证明的合规燃油供应商;
  ——在船上使用便捷式燃油检测设备快速检测燃油质量。

  一旦碰到不得不在实验室检测报告出来前使用新燃油的情况,轮机长可以在船上使用快速检测设备进行检测,重点检测以下指标:
  (1)含水量(Watercontent)(2)粘度(Kinematicviscosity)(3)密实度(DenseDegree)(4)兼容性(Compatibility)
  快速检测时,轮机长往往注重前3个指标,而忽略对第四个兼容性指标的测试,而实际中发生的很多燃油引发的故障,都是一种燃油不稳定或与其他燃油不相容形成油泥或沉淀,堵塞了过滤器。
  随着2020“限硫令”的逼近,这种兼容性检测显得更为必要。
  所以,建议每艘船舶都配备燃油快速检测设备。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