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2017年全国高校海商法教学与研究论坛”在上海海事大学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主办,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中国海商法协会海商法律专业委员会、中国国际私法学会海事国际私法专题研究委员会承办。

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施欣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这是全国首次海商法教学与研讨论坛,在“一带一路”伟大倡议背景下,本次论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前瞻性。

论坛由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国华教授主持,我国海商法领域的著名专家司玉琢教授、尹东年教授、於世成教授、蔡存强教授、杨召南教授、姚洪秀教授、胡正良教授、郭萍教授等出席论坛。来自全国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集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25所高校、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就“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商法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及内涵”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地交流和探讨。

头脑风暴:怎样教好海商法课程

厦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丽新教授认为,通过案例研析法能够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丽英教授指出我国海商法教学内容的体系性仍显单薄的现实问题,建议扩大教学体系范围,完善海商法专业学生的法学知识结构。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国际海事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郭萍教授比较了英国、美国、新加坡与国内高校海商法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异同,提出应明确涉外型、复合型、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区分培养等合理化建议。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海商法海洋法研究中心主任李小年特聘研究员认为,一带一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上海自贸区建设过程中,国家对于系统掌握海事海商法律专业知识的涉外复合型和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马炎秋副教授分享了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有关经验。上海海事大学讲师郑睿博士介绍了海上保险法课程双语教学的具体实践。

各抒己见:如何更好地培养海商法人才

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主任胡正良教授详细阐释了《民法总则》对海商法修改的重要影响。武汉大学法学院张辉教授认为,海商法学科应当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谋求全新的发展路径,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间合作为视角,分析海上互联互通的现状、问题及推进方式。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马得懿教授建议在海商法课程教学中采用海商法经典文献讲会模式,推动法学教育书院制改革进程。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曾二秀教授提出了海商法人才的素质要求、国外联合培养等有关设想。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院闻银玲副教授认为,各高校应当重点关注海商法的实践教学活动,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李凤宁副教授就该校海商法中英文课程教材的选取、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多媒体和实践教学方法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吉林大学法学院的姚莹副教授分享了其在综合性高校任教海商法课程的心得和体会。广州航海学院海商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敏副教授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该校海商法学科的专业定位、培养机制、合作办学、人才引进等方面情况。宁波大学法学院陈海波博士认为,应当借助海事法院、港口等区位优势条件,从提倡阅读、强化外语、增强实践等多个角度入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咖观点:增强海商法实践性教育 建立大海法体系服务国家战略

上海海事大学尹东年教授和大连海事大学原校长司玉琢教授都认为,海商法是实践性、国际性极强的专业学科。在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在海商法教学中应增强教师队伍的实务经验,并有针对性地通过外聘、邀请航运业内著名企业家、律师等进校授课的方式,使学生们在学习中将理论充分联系实际,同时掌握最新的航运市场信息和动态。

此外,司玉琢教授还表示,当前,我国正在加紧建设海洋强国、海运强国、“一带一路”及海事司法中心。为服务好这些国家战略,有必要梳理全部涉海法律法规,对涉海刑法和行政法进行完善,建立大海法体系。

上海海事大学原党委书记於世成教授积极评价了《海上交通安全法》的修订。同时他认为,由于航运市场出现大规模整合、重组等新的变化,对目前我国的航运监管来说是新的挑战,希望国家能够尽快推进《航运法》立法有关工作。他还建议航运公司需理性面对缓慢复苏,切莫“头脑过热”,从而造成运力供求的进一步恶化。

上海海事大学原副校长蔡存强教授表示,中国高等海事教育,尤其是海商法教育在服务航运中心建设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航运软实力是评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大力培养海商法专业人才,对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及海运强国、造船强国和海员强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国海商法教育联盟”成立

与论坛同期举行的,是由上海海事大学发起的“中国海商法教育联盟”成立仪式。《中国海商法教育联盟宣言》获得通过,全体与会代表在该宣言上签字。

全国高校海商法教学与研究论坛的成功举办,有利于整合海商法教学与研究领域的优势资源,探索学术创新,荟萃精品成果,打造联动平台,进一步完善卓越涉外航运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培育出更多系统掌握航运、金融与法律知识、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海事规则、能够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捍卫国家海洋主权及重大利益的专业化高端人才,进而推动我国航运法治建设进程。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