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项能波

    武汉电视台科技生活频道2011年元月23日、30日晚9点开始,分别播出了我撰稿的电视记录片《朝着太阳奔跑的人———郑启湘》上下集,每集约30分钟。此片的播出,在长航局、长江航道局和武汉长江航道局、洪湖航道处,产生较大影响,评价甚好。

    郑启湘,这个洪湖航道处一个普通的航标仪器修理工,他们的修理车间也简陋得再简陋不过了,然而就是这位57岁的半老人,竟研制出了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系列产品,推动了长江流域乃至中国内河的航标灯革命。这实在让我太惊叹,太感慨了!

    郑启湘以他闪光的业绩打破了科学技术是科学家的专利的神话,同时,郑启湘的创新、研发过程,也成了神话。

    为拍这部电视剧,我陪着摄制组四上洪湖。当这部片子完成时,我实在有太多感悟:

        探索性思维是创新研发的灵魂

    郑启湘从小就不安分,这个“不安分”就是遇事要问一个究竟。他家一台收音机被他的好奇心拆得七零八落的。1 5岁穿上了军装,他不愿当营部通讯员,非常想知道所在部队的导弹是怎样拆装的,要求下连队当导弹兵,于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接触无线电。

    1973年,郑启湘复员,被安排在洪湖航道处仪修组工作。长江上的航标灯以前用的都是铁质的,一个灯加上电池有三四十斤重,他们要成年累月地扛着航标灯从陆地到水上,从平地到山崖。仪修组的工人也很累,这年冬天,洪湖辖区界牌水道吃紧,航标灯损坏严重,故障率很高,当郑启湘看到仓库里被损坏的堆积如山的150mm钢质航标灯时,他心里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将这种笨重、易生锈、价格高、不易修复的航标灯外壳换成全塑料灯壳?于是他呈报了一份设计方案。可搞塑料制品设计,他是门外汉,陆续绘制了几份草图都对不上号,塑料厂家的工程人员也看不懂。后来他干脆住到厂家,一边请教厂方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边绘图,终于试制成功全塑航标灯外壳。经技术鉴定,全塑航标灯具有重量轻、不生锈、成本低、抗老化、抗冲击等优点。

    郑启湘试制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也是从破传统开始的:传统航标灯以铅酸电池、空气干电池为能源,由于这些电池不可反复使用,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20世纪70年代—90年代末,长江上航标灯光源几乎全部采用白炽灯泡和霓虹灯管,这两种光源存在易烧泡、寿命短、耗电大、色泽效果差等问题。针对航标灯能源及光源缺陷,他反复进行技术攻关。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光源采用高亮度、低耗能的LED发光芯片制成,亮度提高,使用寿命延长,视距是传统航标灯的三倍,从而提高了船舶航行安全性。

    只有不断探索,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这是郑启湘给我的启迪。

        苦学与苦干是创新研发的手和腿

    任何好的思维要想变成现实,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苦学与苦干。26年来,郑启湘为研发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的付出,是惊人的。不学习想搞科研,就像让石头变成鸡蛋,那只是天方夜谭。郑启湘从小学没毕业到拿到大学毕业证,完全靠自学。他买回来一本《无线电工作原理》自学,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坚持每天学习三个小时,即使出差下站,也要把书本随身带上。第一年学完了初中数学和物理课程。第二年学习专业技术基础,使自己达到能够修理航道处里所有电器的目标。第三年开始自学高中课程,后来报名自费参加了吉林大学物理系主办的电子技术函授培训班。一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这一年对于他来说是极不平坦的一年,肾结石引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差一点要了他的性命,他第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经常一连熬几个夜晚,不分春夏秋冬,严寒酷署,反反复复地进行计算、观察和测试,这是郑启湘的常态。他只有一个肾脏!这是因过度劳累,患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生命垂危,送到长航总医院抡救时才被查出来的。他因肾结石发作,5天排不出尿来,全身浮肿,肿得两眼只剩下一条细缝,好几天都处于昏迷状态,但一旦病情略有好转,他又私自从医院逃出来,回到仪修组工作。

    没有郑启湘的过去,哪有他的今天!

     为航运事业不断追求是创新研发跳动的心脏

    1984年,郑启湘研发的新型材料绕制的变压器在使用中节省电能30%,大大降低了航标灯的故障率。洪湖航道处全处450盏航标灯更换新变压器后,当年就节省经费3.2万元。但他并没止步,继续前行。

    2005年,当他研制的150毫米全塑航标灯成功后,不仅长江中游使用了该航标灯,而且长沙航道局、枝城铁路大桥、襄樊铁路大桥也纷纷要货;150毫米航标灯共生产1500盏,为单位创收27万元。可他并不满足,2009年,在此基础上,他还专为峡谷河段(也适用于全国内河及沿海、近海航道应用)研制的HD155-B型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传承了原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的优质性能,射程视距超过长江上游航标视距,由原来的2.0 公里提高到3.8公里,造型新颖、节能环保、安装方便,能够满足长江峡谷河段航道辖区连续70天日照不足条件下航标灯正常发光。

    2010年11月的一天,我同电视台摄制组的同志到湖北潜江去采访一个渔民,他曾在2009年10月在洪湖大沙江中打捞起一座被行轮撞走的航标灯,灯壳已被撞坏,可灯芯还在闪着绿光。那就是郑启湘的航标灯!

    人生如灯,有的在壮年,有的在生前,有的在生后还在发光!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