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剪报早已不知被丢到了何处,但上面的故事却被它的主人在帆船上演绎着:一穷一富两僧,都想到南海去。结果,穷者靠“一钵一瓶”第二年就到达了目的地;但直到今天,富和尚还在家雇船做着出行计划。

    15年前,剪报就压在魏军办公桌玻璃板下。每看到它一次,这个原航天部机关干部的血液就加快流动一次。位于北京航天桥附近的机关大院如同一棵阴翳蔽日的大树,给了魏军白皙的皮肤、稳定的收入以及安定舒适的工作环境,“但我喜欢穷和尚想了就去做的性格”。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下了“海”。

    中国大帆船第一人

    1995年,魏军创办一家运动器械公司。一次偶然机会,他看见国外的双体帆船很漂亮,于是尝试着生产了一种双体旅游帆船。两年后,魏军带着旅游帆船,到北京十三陵水库去试验,顺便做推销。幽静的水面倒映出彩色船帆的影子,魏军就告诉想买船的老总可以在帆上做一些广告,这样一年后,购船的成本就回来了。

    “说这个想法时,我忽然想到自己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这种宣传方式呢?当时正是香港回归之年,到处都是迎接的口号,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商机。”

    于是,魏军开始策划迎接香港回归的“97中国海帆船拉力赛”。从大连起航,九七年七月一日正好到达香港。沿途,他们还举办近代史的教育活动,遍访曾经受过殖民统治的沿海城市。

    也是在这一年,魏军意识到了自己在航海方面的天赋—在同船人吐得肝肠寸断的时候,他却没事人地和司徒船长学艺,第一次掌舵,就知道辨识风向、调整风帆。航海经验丰富的司徒船长告诉魏军,“你是天生的水手。”因为魏军拥有一个合格水手所具备的大多条件:健硕的身体、懂得观察天象、遇到风浪不慌张并能冷静做出判断,而最重要的是他能忍受孤独和寂寞,喜欢在大海上自由地飘荡。

    但这一次的活动也让魏军几近倾家荡产,因为他自掏腰包花了240万人民币从澳大利亚买了6艘J-24参赛帆船。这是中型竞赛帆船的一种,船身长近8米、宽3米、桅高8.8米,最高时速8.5节,标准配备6-8人,适于近海远途航行。国内当时还没有私人拥有此种型号的大帆船。


    活动结束,魏军只剩下这6艘不动产,还有对帆船运动一发不可收拾的热爱。

    “最穷的时候,我连坐公交车的钱都没有,走十里路回家。”当香港回归13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时,魏军对《游艇业》讲起这段经历,语气平缓,面带微笑。

    但是魏军并没有就此打道回京重操旧业。“我接触帆船后,真的是喜欢那种在大海上的自由自在。这是一种非常极端动静结合的运动,遇到的大风浪可以调动我全身的原始动力,但当风平浪静的时候,我又可以安静地只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他解释道,“另外,我也预估到帆船事业在中国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困境难免会有,但我不是轻易放弃的人。”

    也是在这一年,因为魏军拥有6艘大帆船的身份,人们开始称呼他为“船长”—在当时的中国大陆,还没有私人拥有大帆船。魏军算是中国业余玩大帆船的第一人,也是大陆民间帆船事业的领航者。

    此后,魏军便带着这6艘J-24大帆船定居厦门,踏上了他人生中的航海之路。他的这6艘起航之帆,陪着他去过香港、台湾、西沙、深圳……。

    2005年,厦门50年来最大的台风“海棠”登陆,魏军的6艘起航之帆,4艘被刮得体无完肤,光荣退役。剩下的2艘,魏军将他们送给了他创办的“俱乐部杯”帆船赛中没船参赛的珠海队,他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分享玩帆船的乐趣,也愿意给想玩帆船的人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