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苏州的有钱人多了,有钱又懂得享受的也多了,于是游艇这个词热门了起来,仿佛一夜间吹入了苏城,那么来势汹汹。

    苏州人倒不像其他地方的人,一个流行来了,纷纷相仿,街巷口舌,人人都研究起来。苏州人看待游艇,态度是“有就有,没有就没有,能玩就玩,不能玩也无所谓”。也不能说苏州人太淡然,只能说,船啊艇啊的,苏州人真是看得太多了。说到游艇玩家,苏州人可是老资格了。

    莲叶间兴起的苏州式游艇史

    游艇,按照科技定义,是专供游览或水上运动用的小艇,它作为一种水上娱乐用的高级耐用消费品,集航海、运动、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满足个人及家庭享受生活的需要。

    游艇是一种娱乐工具这一本质特征,使它区别于作为运输工具的高速船和旅游客船。简单的来说,游艇就是用于娱乐的小船。

    一个城市水越多,使用船的历史越悠久;一个城市生活越悠然,娱乐休闲的内容越丰富。苏州游艇悠久,便很有道理了。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要追溯苏州最早的“游艇”,恐怕就是采莲船了。采莲一开始是为了生活,然而乘小舟出没在莲荡之中,轻歌互答,采摘莲子。当年的采莲女恐怕早就将采莲当成是每年夏季最好的娱乐项目了,小小莲舟所承载的,是苏州人最初对水的热爱、与水的嬉戏。

    游艇是水乡旅游特色

    作为一个河道纵横的旅游城市,游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外地来苏州的游客,去护城河游一次河绝对是不可少的行程。白天里,粉墙、小桥、驳岸垂柳、夕阳、小船在悠悠的水面上传播开去,很远,很远……直到传成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神话和悠远古老的传说。夜色弥漫,伴着古运河走进浆声灯影中的水天堂,领略苏州城最精髓的韵味。

    现在,乘艇游湖也成为一项广受欢迎的休闲娱乐活动。找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在金鸡湖、太湖上开艇奔驰,享受水天之间独有的宁静和壮阔,一并欣赏苏州园区新美景,怎一个妙字可言。

    最传统、最美妙的,莫过于坐着精雕木船行过苏州的大街小巷,还有那些精致玲珑的古镇,水波随着船桨的拨弄层层荡开,船娘说的是吴侬软语,哼唱的是昆剧小调,软语轻唱,细声细气,有一股妩媚劲儿。即使用力摇橹时,也不显粗野。船娘的“船调”,无论是吟唱扬剧、清曲,还是现代流行歌曲,曲曲腔调悠扬,还真有些专业味道。也可偶尔停桨,让船随意摇动,微闭双目,体味一下“ 人在画中游”的梦境。

    自给自足,苏州造船业支持游艇发展

    乾隆下江南时候,乾隆皇帝乘坐的龙船名“安福舻”,长九丈三尺、宽一丈九尺;孝贤皇后乘船名“翔凤艇”,长八丈四尺、宽一丈六尺,制作工艺极其精美。后面是一支庞大的宫廷船队,整个南巡船队共约有一千多只船,这些船中有不少便产于苏州。

    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苏州,河道纵横,舟棹交通十分便利。苏州河是太湖流域主要的对外运输通道。因地理等各方面原因,苏州成为了中国古代的造船中心之一。经济学上提出需求导致生产,苏州的水路航运需求导致船舶建造的需要。

    早在2500多年前的吴越春秋时期,蠡墅已是吴地木帆船制造的基地。南朝时,吴地成了全国造船中心之一,蠡墅的造船业步入了盛期。到了清代,据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海禁解除,上海沙船运输迅速发展。康熙五十五年上海附近的苏州造船厂“每年造船出海贸易者多至千余只”。可见苏州造船的能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再度兴起怀旧意识,仿古船舶市场再现。2006年,一条全长18米的官船出现在相城区太平街道南新村口的河浜里。据制作这条船的民间艺人徐海林介绍,该船整个制作过程历时一年多,原型是《姑苏繁华图》上所描绘的清乾隆时期的官船。

    2008年,苏明造船厂打造的这条仿古游船就是旧时江南富贵人家的一件奢侈家什,这条即将下水的游船仿制的是乾隆御用游船,游船并不大,长约10米、宽3米,但是整体看起来堪称一件艺术品。

    游艇之乡,与时俱进的水上游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苏州人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苏州古老的“玩船”也玩出了新花样,游艇涂了层留洋的金,重新回到苏州人都生活中来。

    游艇产业是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产物,也是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如今,苏州有水星、涵园等多家游艇俱乐部,苏州游艇总拥有量达到160多艘,别看数字不高,却占了全国游艇数目的三分之二,这一方面反映了苏州人经济条件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彰显了苏州人靠水爱水的休闲倾向。

    行于水上,乐于艇上,畅游太湖,苏州游艇业的发展之路还在不断延伸。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