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一家人早上驾着小型游艇出海看日出,傍晚回来驾驶着四轮全地形车、迎着海风在沙滩上感受无限美好的黄昏。昨天,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款自主研发、生产的游艇。与国内不少游艇制造企业依靠国外进口发动机不同,这款游艇动力强劲的发动机是春风动力自主研发的。

  12.8万元游艇

  你有没有动心

  每次养护费1000多块,适航范围有限

  迷你游艇监管尚有空白,考驾照挺难

  游艇挺迷你

  游艇看上去挺“迷你”,艇长仅4.5米、宽2米,算上艇前和艇后的位置总共能坐7个人。尽管个头不大,但是其动力却不小,最高时速能到40节(相当于73公里/小时)。根据记者了解,这款游艇的零售价12.8万元。

  “游艇发动机的核心技术是由春风动力自主研发的,降低了发动机成本,而且有效控制了船体的配套成本。”春风动力销售副总经理竺鸣向记者解释为何能做到如此实惠的价格,关键还是在发动机上。

  春风动力董事长赖国贵介绍说,一艘游艇60%的成本来自发动机,而进口发动机或者进口游艇还要算上关税等成本,价格至少翻倍。春风动力专注于水冷动力技术20余年,有着丰富的多缸大排量发动机开发经验,成功研发了多款500cc排量以上的发动机产品,并且在摩托车、全地形车上得到了成熟的应用。

  同时,经过4年同意大利等成熟游艇企业的合作,春风动力还把自己并不擅长的创意和设计环节交给了国际合作伙伴,不仅使得设计更加国际化,也使得成本进一步降低。

  每年养护费用

  需上万元

  周末,一家人开着车,后面用拖车拖着一辆小型家用游艇,到千岛湖等地下水驰骋。配置上专业的钓鱼竿座,支起遮阳棚,一番小改造,这艘游艇立马就能变成一艘专业的钓鱼艇。赖国贵说,这是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的中产收入家庭的周末度假休闲方式,他很看好未来中国的市场。

  赖国贵告诉记者,春风动力做水冷发动机和摩托车等产品出身,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公司把转型升级的目标放在了更富于运动感和娱乐性的中小型家庭游艇上。按照赖国贵的比喻,就是打造游艇中的专业“自行车”,成本低、使用费用低、养护成本低,以便其能很快在家庭用户中推广。

  “买船容易养船难”,这是游艇难以普及的重要制约因素。赖国贵说小型游艇在养护成本方面很有竞争力。他给记者算了算,这种家用游艇的个头跟一般汽车差不多大小,能存放在车库内,基本可以不交场地费、泊位费等费用;按照一年10~15次的使用次数计算,每次的使用和养护费用平均下来大概为1000多元,一年也就一万多元。同时,这款游艇加满油后,大约能行驶300公里左右,相当于能在千岛湖和杭州之间跑个来回的距离。

  游艇备齐“三证”

  才算合法

  尽管价格亲民,听上去商机无限。但是这款只有4.5米长的游艇,目前在相关监管上却面临一些尴尬。在接受媒体提问时,春风动力相关负责人也坦言,目前5米以下的游艇,还没有相应的管理细则,如是否需要上牌、是否需要游艇驾照等,都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昨天,记者也咨询了海事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游艇需要具备船籍证书、所有权证书和国籍证书这“三证”才算有了合法身份。船只须具备船舶检验合格证明、船舶驾驶证、船舶登记牌等全部手续方可航行。许多私人游艇未办理相关手续就私自航行,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但对于私人小艇的考牌、验船,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法律政策规定,监管起来比较困难。而每艘船只都有适航范围,根据航道管理规定,一些简陋的游艇或小艇,是禁止在钱塘江航道等地航行的,被许可的范围很小。

  游艇需要具备船籍证书、所有权证书和国籍证书,有了这“三证”才算有了合法身份,完成上牌手续大约需要1万元。

  考游艇驾照

  须半月专门培训

  跟汽车一样,游艇也分基本款和奢华款。

  6至7米长的小型钓鱼艇,价格和一辆中高级家用轿车价格相当,一般在20万元左右。

  运动型游艇在100万元人民币左右,主流的休闲型游艇价格大都在100万至400万元,艇长一般在28到45英尺,用于家庭休闲或聚会。艇长45英尺以上的商务游艇,价格在500万人民币以上。

  买游艇不是一次性消费,就像车一样需要不断保养。比如,养一艘普通游艇相当于养3辆汽车。具体是,一艘普通家用新艇的年养护费约5万、清洁费约1万、水电费约2万、泊位费约20万、码头停泊费约3万、油费约5万,这还不包括意外情况下的维修费、航道使用费等等。游艇出动一次就要花费几千元,请人开船的费用大约每小时200元。

  开车要有驾照,游艇也是要上牌照的,它需要具备船籍证书、所有权证书和国籍证书,有了这“三证”才算有了合法身份,完成这三证的上牌手续大约需要1万元左右。要考游艇驾驶证,考试前必须接受为期半个月专门的培训,参加海事部门的考试,费用在1.5万元左右。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