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规模最大的业余环球航海赛事——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当地时间10月6日进入了2013/14赛季第一赛段比赛的尾声,由中国帆船之都青岛市赞助的“青岛”号帆船在历经30余天、4900多海里的艰苦航行后,于6日当天第三个抵达巴西里约热内卢港,并在赛会进行成绩和名次调整后获得这一赛段的第四名。

  在第一赛段中,“青岛”号上有两位中国船员的身影,且都是女性,其中24岁的学生段文菲今年只参加第一赛段航程,另一位31岁的青岛女孩宋坤则报名参加了全部8个赛段的比赛,有望成为该项赛事自1996年创办以来首位完成全部航程的中国水手。新华社记者随后在里约港举行的赛段颁奖典礼期间专访宋坤,聆听她的航海故事。

  “一个多月我只哭过一次”

  在外人看来,参加跨越大洋的帆船赛事无疑是令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壮举,与大自然的抗争贯穿着整个航程的每一秒钟,但事实上,与惊涛骇浪、巨大温差的搏斗,仅仅是航海之苦的一小部分。

  宋坤带着记者走入“青岛”号船舱参观她在海上的“家”。虽然参加克利伯环球赛的帆船已是最大号的70英尺船(船身全长约21米),但就寝区域的床位数量全部加起来也只有船上21位船员总数的一半多,除了船长,每两人共用一床,绝无可能同时就寝——航行是24小时不间断的,轮流睡觉是船员们最好也是唯一的休息方式。上下铺之间的间距不过40多厘米,刚够一个中等身材的人平躺进去,毫无舒适性可言。

  宋坤一边摆弄着床沿一侧的绳索一边说道:“绝大多数时候船身倾斜得厉害,不勒紧保护用的绳子,整个人立马会掉下来。每次上工,提前40分钟就会被叫醒,我们的睡眠时间都是以分钟来计算的。”

  在10月1日写下的航海日记里,宋坤描述了队友递过来的意外的礼物——泡面加鸡蛋——带给自己的惊喜。“你知道么,在船上这些天,最最渴望吃到的就是新鲜水果和蔬菜,任何一种都行。”但宋坤心里更清楚的是,一旦踏上了跨洋赛的航程,就再也没有回头路。

  在漫长的航程中,船员要面对的不仅是极端天气的挑战、随之而来的体能极限以及低质量生活给生理机能带来的打击,更必须面对单调枯燥的海上生活给内心带来的孤独、寂寞。“过去一个多月里面,我只哭过一次,那是因为想妈妈了,我觉得我算是坚强的。”

  “学会苦中作乐是当水手的基本要求”

  船到里约,上岸之后宋坤终于又能够舒服洗上一个热水澡、在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床上睡到自然醒。对于沿途这些困苦,她倒是有些轻描淡写地说:“其实在途中,生活也同样是周而复始的休息和工作,不同之处是每一个轮回只有短短的4个小时,每一次上甲板开工几乎都会累到筋疲力尽,等到下了舱脱下湿漉漉的衣服,心里唯一想的就是抓紧时间睡觉。慢慢习惯了这样的节奏之后,发现这样过一天就是一天,过一个月甚至一整年也不过如此。”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实力说出这样的话,宋坤在一年多前曾体验过克利伯2011/12赛季的一个横跨大西洋赛段,对于帆船界最具挑战的跨洋赛,她绝非“菜鸟”。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