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远航?为什么去冒险?

  15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先行者开启了发现世界的航程。今天,航海冒险带来的,更多是一种新的精神价值观以及一种对新生活方式的发现。

  一群有钱、有闲,又有胆量的人聚在一起。

  海天在远处相接,一艘艘帆船顺风航行,主帆吃透风劲,球帆饱满张扬。

  在船上,他们堪比专业队员——身着橘色救生衣,头戴统一的遮阳帽,把舵,换舷,各司其职。身体壮硕、皮肤黢黑、脚板厚大,每一个动作都相当矫健。

  下船来,他们的身份标签或是某公司董事长,或是已完成财富积累的隐退大佬,抑或是哪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总裁。

  广袤无际的南中国海,除了捕捞的渔民,还吸引着众多资本圈中的“航海家”。

  如今,玩帆船是件时髦的事,但帆船的历史同人类文明史—样悠久,作为一种古老的水上运输工具,几乎可以算做人类同大自然作斗争的—个见证。

  小小—帆,门道不少。

  真正喜欢船的人会不断学习驾驭帆船,享受航海的快乐。当然也会花心思持续改善船上的生活环境。帆船老手们常说,我是怎样的人,看我的船就知道了。

  而风云变幻的大海与资本市场的共通之处,更是吸引商界精英们披风破浪的关键所在。

  关乎知识与经验,关乎风险与收益,大海与市场的不确定性,成就了一个个抵御狂风巨浪、避开风险暗礁的鲜活故事。

  航海根本不浪漫,讲究的是搏击的精神,抗争的乐趣。

  冒险,坚忍,创新,团队——商业精英的“大航海时代”,与资本圈的生活精髓一脉相承。

  迷恋帆船的人们 喜怒哀乐总关情

  珠海,浪漫的情侣路,站在香洲渔港码头边上,顺着老徐手指处望去,海洋远处的一个个海岛若隐若现。

  “我们玩帆船的,伶仃洋里的岛屿大部分都去过了,有时候,还会跑到越南的岛屿去。”

  资深帆船爱好者老徐,五、六年前集合珠海和广州的同道人,成立了珠海市航海协会,担任会长。

  自此以后,他经常组织帆船爱好者出海,“最多的时候,每个月得去两次。”

  每年,他们还会和来自中国香港的爱好者举行比赛。甚至连国家帆船队的几次冬训,也是在老徐的张罗下进行的。

  老徐的爱好,都与纯粹的自然相关。“无动力帆船扬起风帆就能到达很远的地方,无需燃油,不会污染海水,也不会干扰鱼虾的生活,拼的只是力气和技巧。”

  然而,这样的喜好玩起来也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珠海没有抵御力足够的港湾,每当台风来袭,渔船都不得不疾驰到中山、番禺避难。帆船的处境更艰难。

  老徐说,以前是借居在香洲渔港一处浮码头,后来被台风打烂。“我的一艘40英尺的大舱型帆船和两艘轻舟型帆船,如今不得不吊起来置于坦洲的一个船厂。”

  更令老徐唏嘘的,是航海协会里一艘中国仅存的古帆船——“金华兴号”,因为没有合适的码头停泊,只能屈身一家船厂苟延残喘。

  “这艘船出海绝对威风八面,200多平方米的帆面展开,前低后高的硕大船体劈风斩浪,何等气魄。”

  除了老徐,粤港澳帆船圈子里,祖籍珠海山场村的“三哥”吴文骏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

  不仅因为他是香港帆船界鼎鼎有名的“吴氏兄弟”之一,更因为他那副老顽童的模样做派,和那股一比赛就不要命的“拼命三郎”架势。

  有人向记者讲起“三哥”的一桩旧事。二十多年前在泰国举行的一场拉力赛中,帆船意外翻沉,只有他没有弃船,赶来救援的人看到令他至今记忆深刻的一幕:船身下沉,“三哥”慢慢入水,最后只剩一只手露在海面摇晃……

  那时,“三哥”刚过不惑之年。十年后,这位医生退休,也天天跟帆船泡在了一起。

  吴文骏最远的一次航行,是从纽约漂到西班牙,花了一个月时间。名下的两艘帆船,“春风号”和“春风Ⅱ号”,长度分别为34英尺和45英尺。“春风号”是吴氏兄弟十八年前买下的,后因嫌小又买了“春风Ⅱ号”。

  如今虽已年近古稀的,“三哥”的魅力依旧难挡。

  两艘“春风号”里,从来不缺少汽水,啤酒和美女。他的招牌动作也多年未变——举起两只手臂,鼓起肱二头肌,海盗般地笑着。

  现在他的帆船停泊在维多利亚港铜锣湾游艇会码头,不管任何级别的比赛,都会参加。“天天都会上船,不出海也会在上面忙活几小时,不然就觉得白过了一天。”

  这就是“三哥”的帆船人生,他的船永远都是最干净的那一艘,纤尘不染。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