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香港海员工会杨开强:从轮机长到工会副主席,航海初心始终不改
香港,这座繁华的国际都市,不仅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也是国际航运业的枢纽。在这片繁忙的海域背后,有一个默默奉献的组织——香港海员工会,它承载着海员们的希望与梦想,守护着他们的权益与未来。近日,我们有幸采访到香港海员工会副主席杨开强先生,聆听他讲述工会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图:香港海员工会副主席杨开强正在接受海事服务网专访)
香港海员工会,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工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着“爱国反殖反帝,维护海员权益”的宗旨。在谈及工会的历史时,杨开强的眼中闪烁着自豪与敬仰。他提到,工会曾三次被港英当局封闭,但海员们从未放弃,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斗争,书写了工会的光辉篇章。
(图:香港海员大罢工胜利后,部分海员合影留念)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到省港大罢工,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香港海员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为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了独特的力量。建国初期,工会协助推动招商局轮船起义回归祖国;在抗美援越期间,海员们更是冒着生命危险,为祖国运输急需的物资。这些光辉的历史,让杨开强深感自豪,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为海员服务的决心。
在采访的当天,恰逢香港举办海运周。每年的香港海运周是香港航运界的年度盛事,而香港海员工会则是其中的参与者之一。香港海运周不仅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更成为了全港市民的参与热点。杨开强表示,香港海员工会在今年的海运周中承办了两个重要活动:海运周定向赛和大连海事大学“新红专”轮首访香港活动。杨开强介绍道:“定向赛始于2016年,是一个深受公众欢迎的项目,今年报名人数多达600多人,其中亲子组的参与家庭就有82组。通过比赛,参赛者可以加深对海运知识的了解,激发对航运业的兴趣。”
(图:定向赛活动合影)
而“新红专”轮的访港,更是推动了香港与内地航运界的交流合作,加强了两地高校在智慧海洋技术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联系。杨开强表示,“新红专”轮的首次出访选择香港作为目的地,充分体现了内地对香港的关爱和大连海事大学对香港的支持。“访港期间,‘新红专’轮免费向公众开放,船上还安排了专业讲解,让参观者有机会近距离感受智慧船舶的魅力,深刻领略国家造船业的飞速发展,增强社会公众对航运业的关注和了解。”杨开强说。
(图:“新红专”轮访港启动礼)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航运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对于这一趋势,杨开强有着清醒的认识:“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确实会改变传统海员角色,但航海专业技能依然是船舶安全航行、安全营运的核心。即使无人驾驶技术再成熟,商用船也必须雇用海员在船上与岸基人员协同操控。而岸基操作人员也需具备航海知识和相关的航海资历才能胜任相关职务。目前短期内看不到无人驾驶技术有完全替代海员的趋势。当然,未来对海员的要求会更高,他们不仅要掌握传统的航海技术,还要学习智能化的知识。”
(图:“新红专”轮,全球首艘智慧研究与实训两用船)
绿色低碳航运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杨开强表示,香港作为航运中心,政府和业界已经积极响应并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
为了帮助海员应对船舶绿色低碳转型,香港海员工会已经启动了相关的培训计划。“我们与广州海运技工学校及相关单位就使用气体燃料或其他低闪点燃料船舶的培训项目进行了多次交流、研究探讨,并在2024年1月24日正式启动了该项目。此外,我们还提议香港海事处对一些内地海员培训机构的海员培训项目直接认证,为香港海员提供更多新的培训机会。”杨开强说。
谈及自己与香港海员工会的缘分,杨开强感慨万分。他原本在港澳线的高速船上当轮机长,2011年才正式加入到香港海员工会。谈及加入工会的初衷,杨开强表示,自己刚来香港时,也曾遇到过证书转换等困难,是香港海员工会给了他帮助。因此,他希望能够像当初帮助自己的前辈一样,服务海员。
(图:香港海员工会副主席杨开强正在大连海事大学发表讲话)
初到香港海员工会时,杨开强面临着角色转变的挑战。从技术型的轮机长岗位转向工会管理工作,他需要学习诸多新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凭借在船上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与海员们深厚的情谊,他迅速适应了新角色。“我原来做轮机长是比较偏技术性的,性格也比较内向,然后我到了海员工会,我要面对我们的会员,要学会怎么跟他们沟通,要思考怎么把活动搞起来,还有维权、法律等各方面都要去学习,正因为我有在船上这么多年的经验基础,跟海员也是打成一片,所以能够快速适应工会的工作。”杨开强说。
正是这份对海员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让杨开强在工会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心向着海员”的初心和使命。“我有这个心,这心就是一心向着海员,我来到香港海员工会工作,我不是当一份工,我是当一个事业去做。”杨开强说。
对于香港航运业的未来,杨开强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他表示,随着国际航运业的发展,绿色低碳航运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趋势。香港作为航运中心,将积极响应并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同时,他也希望借助内地的资源优势,加强香港航海人才培养,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战略工作,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