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外滩国际海运论坛圆满落幕
10月19日下午,由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承办的“2025北外滩国际海运论坛”在世界会客厅-星空厅举行。

本届论坛以“在世界变局中推动航运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培育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为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论坛采用线下+线上的形式进行,来自国际航运产业链相关方的400余名代表出席了现场活动。

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付绪银现场发表致辞。付绪银表示,当前,国际地缘政治不稳定和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世界航运格局正在发生深度调整,国际经贸秩序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绿色、低碳、智能已成大势所趋。当前航运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航运界愿与各国同仁一道,共享机遇、共赢挑战,推动航运高质量发展。一是携手互利合作,共促公平开放的航运秩序;二是坚持互联互通,共建畅通高效的航运网络;三是推动科技赋能,共绘绿色智能的行业蓝图;四是加强安全保障,共筑可靠、韧性的海运体系。面向未来,中国航运界将进一步加强航运领域的交流合作,务实推进航运绿色智能安全发展,共同创造航运可持续发展的新成果,共同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共同促进国际经贸繁荣发展。
在权威论道环节,中国远洋海运董事长、党组书记万敏,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宋晓东,交通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杨涛,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秘书长、首席执行官大卫·罗斯理等发表了主旨演讲。

万敏以“在世界变局中发展航运新质生产力”为题发表演讲。他表示,北外滩论坛已成功举办五届,共同见证了航运业在变局中开新局、在挑战中育新机的非凡历程。面对新的变化和挑战,只有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才能推动航运业高质量发展。
万敏结合中远海运集团近年来的实践,就发展航运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型行业关系与合作生态,提出六条路径建议:始终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共建全球“韧性化”新服务;推动数据互联互通,共享航运“数字化”新生态;深化人工智能技术与航运融合,共创“智能化”航运新模式;促进绿色能源与航运深度融合,共筑“绿色化”新体系;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共育“高端化”人才;合力推动全球规则完善,共促“包容化”的全球航运治理。他最后表示,中远海运愿与全球伙伴一道,以开放促合作,以创新谋发展,共同培育航运新质生产力,为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稳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的航运力量。

宋晓东在演讲中表示,当前,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航运的深刻变革。作为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最大港口的运营商,上港集团始终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战略,致力于成为科技创新的先行者和产业升级的推动者,已成功为全球港口的智能化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为港口的连续稳定作业提供了坚实保障,为破解超大型港口集疏运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对全球航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宋晓东提出三点倡议:同推动技术标准的开放与兼容、共同构建绿色能源的全球协作网络、共同打造数字化供应链的协同平台。

杨涛在演讲中表示,航运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形成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全面建设,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中国经济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了新动能、树立了新优势。做好航运金融服务、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既是交通银行的职责担当,也是打造上海主场优势、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目前,交通银行围绕金融助力航运业,加快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等进行了实践。下一步,将继续扎根上海主场,发挥全牌照综合经营优势,加强数字化经营能力,系统做好航运金融服务。

大卫·罗斯理在视频演讲中介绍了BIMCO在帮助推广和加速电子提单广泛应用、数字化应用、标准合同和条款等方面的进展成果,并表示BIMCO将始终坚持为会员和行业提供所需的合同、条款和建议,以继续致力于落实IMO温室气体战略的实施。他谈到,为了实现脱碳,行业需要关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船队更新、安全船舶回收、效率措施、大规模供给的绿色燃料以及熟练劳动力等全球的规则,这些元素中间每一个都将是及时、实用、现实地向低碳航运过渡的关键BIMCO将继续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通过挑战和机遇支持我们的行业,谢谢大家。
在行业前瞻环节,荷兰基础设施和水管理部、海运和民航事务总司长米希尔·克勒伊宁恩,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黄震,美的集团副总裁兼智能家居事业群总裁赵磊,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克拉克森研究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负责人史蒂夫·戈登,德路里董事总经理蒂姆·鲍尔,塞斯潘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兵分别就绿色航运转型、航运新质生产力发展、宏观经济分析、全球海运贸易展望、航运市场分析等议题进了展望及研判。
在成果发布环节,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威发布中远海运在数智创新与绿色转型上的两项成果,分别是“AI时代的航运新基建:Hi-Dolphin航运大模型”及“‘中远海运天秤座’轮甲醇双燃料改造项目”。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副总裁柳长满发布“上海港跨境电商运营中心建成投产”成果。
AI时代的航运新基建:Hi-Dolphin航运大模型
作为国内首个航运业垂直领域大模型,“hi-dolphin”通过整合全球最大航运知识库,重塑行业知识大脑与决策引擎,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智能驱动的转型;同时作为智能生态基石,它能高效协同全链条业务,为航运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核心支撑。这一战略性成果不仅彰显了技术突破,更将赋能行业从业者共同开拓智能化新航道。
“中远海运天秤座”轮甲醇双燃料改造项目
该项目是全球首例大型集装箱船甲醇双燃料系统改造,创新实现了主副机同步改造并采用船对船甲醇加注方案,为航运业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这项成果不仅推动了绿色碳中和技术在运营船舶上的集成应用,更通过甲醇这种清洁能源的规模化使用,显著提升了我国在船舶绿色改造领域的技术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
上海港跨境电商运营中心建成投产
开创了国内跨境电商货物海运业务新模式,实现“场站码头一体化、全程服务一站式”的智能高效运营。该中心通过总单/分单/拼箱同场作业的灵活模式,配合数字化业务流程,实现业务量持续增长,不仅为外贸企业提供了低成本出海新通道,更强化了上海港作为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港的辐射引领作用,为全球贸易便利化注入新动能。
在高端访谈环节,围绕“产业合力,共同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主题,荷兰鹿特丹市副市长罗伯特·西蒙斯,达飞中国总经理白司澜,中铝物流集团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李博昌,沙特基础工业(中国)投资大中华区聚合物事业部供应链高级经理张旭东,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中国区总裁黎志伟,顺丰国际跨境供应链销售总经理卞辰明,挪威船级社高级副总裁黄今等来自产业链相关方的重量级嘉宾,从各自领域阐述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的观点和见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与会代表带来启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