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海宝山区区长方世忠:

  昔日的宝山是尘多路远的重工业郊区形象,但如今它的面貌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从硬到软,从重到轻,以宝钢得名的宝山区正在传统工业、生态环境和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转型升级。“国际邮轮城”的名号也在当地邮轮产业的发展中更加名副其实。

  宝山区区长方世忠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目前宝山重点推荐的是邮轮产业和邮轮经济,可以说邮轮产业是宝山整个产业转型的引擎,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

  第三产业比重接近60%

  第一财经日报:宝山因宝钢而得名,作为上海的重工业区,宝山区如何转型?

  方世忠:宝钢在发展过程中,因为过去的一些工艺,的确对环境产生了影响。但这几年通过宝钢自身的努力和技术改造,再加上地方政府对环境的治理,应该说宝山的整个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过去人们说在宝山每天都要吸入二两土,过去每月每平方公里大概是22吨的降尘物,但到2013年年底,降尘物已经降到了8.6吨左右,接近全市的平均水平。同时,整个宝山建成区的绿化面积已经达到了42.6%,人均绿化面积23平方米,远远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具体而言,宝山的转型发展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减和压,二是新和增。宝山工业园区有41平方公里,但是统计下来,低效的土地大概有5600亩,各类堆场大概有200个,将近6000亩,所以还是要坚决地压,勇敢地减,为未来的宝山产业发展提供新空间。另外,在新和增方面,目前宝山重点推荐的是邮轮产业、邮轮经济,可以说邮轮产业是宝山整个产业转型的一个引擎,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去年底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已经正式通过验收,在试运行的一年半中、邮轮的停靠艘次达到了127艘次,游客达62万人次,它现在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最繁忙的邮轮港口之一。

  宝山也在按照地域特点重点发展“三线三园”:轨道交通一号线、三号线和七号线,北部的宝山工业园,中部的机器人产业园和南部的城市工业园。移动互联网、平台经济、云计算、大数据、文化创意产业、工业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宝山都是沿着三线在布局和发展,而三个园现在重点发展像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新兴的先进制造业。

  宝山区的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达到了57.3%,这个比例在全市的郊区县中位列首位。

  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

  日报:宝山给不少人的印象还是路远尘多,在改善生态环境和交通方面,宝山有何具体的计划?

  方世忠:很多人对宝山的印象还停留在10年前,如果今天到宝山来看一看,应该会有全新的认知。当然我们现在还是着力在生态环境和交通出行上下功夫。

  2014年宝山开始实施“123”生态改善计划,即一万米的垂直绿化工程;十个大型的休闲公共绿地和十个特色公园;百个居民休闲的街心花园,百条城市景观绿化道路,保护百年的百棵名木名树。

  在交通出行方面,宝山正在“三网联动”,包括大力推进快速道路网格的建设;对内部的主干网络进一步改造;顺通一些微循环的道路,激活和打通一些镇与镇对接的道路。

  日报:在修复生态和环境保护中,宝山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方世忠:宝山过去是一些重工业和重化工的企业集中地,土壤受到了一定污染。所以这几年一方面是加大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也在引进一些新的土壤修复技术,使得生态和土壤环境能得到改善。

  在历史上,宝山是上海的重工业区,也是能源基地、水源基地和重要的港口。我们希望通过转型,使宝山从重变轻,从黑变绿,从硬变软,真正使宝山成为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现代化滨江新区。

  从邮轮港到邮轮城

  日报:根据宝山的转型目标,2014年会有什么具体的方案?

  方世忠:对于产业的发展,我们叫“三个一批”。转型发展一批,就是调整传统的制造业和传统产业业态,比如钢铁生产、传统物流和传统贸易;重点提升一批,就是在规模和能级上提高移动互联网、平台经济、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现代服务业,提高集聚的程度;跨越发展一批,重点是指邮轮经济,而邮轮产业的关键是邮轮码头的建设。

  2014年,宝山要在2013年邮轮码头一期通过验收的基础上,拓展二期码头。一期码头只有750亩左右,二期要达到1500亩,过去只能两船同靠,二期码头建成以后,将会达到四船同靠的水平。

  希望邮轮产业的发展,在2014年能够形成一个新的跨越,真正实现从过去的邮轮港到邮轮城的变化。宝山现在是中国邮轮旅游的试验区、上海邮轮产业的试验区。所以邮轮产业做好了,既有利于宝山的发展,对整个上海作为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支撑。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