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17日,第三届中国海事金融(东疆)国际论坛在天津召开,本届论坛由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和金融时报社联合举办。

本届论坛以“新机遇•新变革•新形态:中国海事金融多元化发展之路”为主题,秉承“开放、创新、务实、合作”的精神,深入探讨海事金融发展的新需求、新变化和新趋势,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合作共赢,得到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中国船东协会、中国融资租赁30人论坛的大力支持,吸引境内外250家机构和人民网等42家媒体与会,会议规模首次突破600人,引起业界高度关注。

2016年国家外汇管总局出台新政,改革和规范了资本项目结汇管理政策,境内企业的外债资金均可意愿结汇,资本项目的外汇收入可以在银行办理结汇,外债登记手续进一步简化等。2017年2月新的船舶登记办法正式实施,专门设置了自贸区船舶登记专章,放宽了登记主体外资股权比例,同时简化了流程、突出服务、提供网上登记,明确了融资租赁船舶所有权的相关要求,解决了融资租赁船舶的登记问题。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清理行政性收费的相关政策要求,交通部海事局自2017年4月1日不再征收船舶登记费、设施检验费,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对海事金融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高端船舶等航运细分市场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来自境内外的200多位嘉宾踊跃参加中国邮轮经济分论坛,对邮轮的建造、维修、配送、人才培训、母港建设等议题表现出浓厚兴趣。此外,市场对风电安装船、活畜运输船、拆解平台等特种船舶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一带一路”、“新机遇”、“国际化”是今年的热点。加速“国际化”,工银租赁、民生租赁、招银租赁、中民租赁纷纷走出国门,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分别与巴西淡水河谷、荷兰托克集团、法国达飞集团、地中海航运开展国际合作。挖掘“新机遇”,中远海发、中国进出口银行、民生信托、渣打银行、远海航运基金、利比里亚登记处等畅谈了海事投融资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海事金融企业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但走出去之后也面临着政治、法律等诸多风险,如何做好跨境投资的风险防控问题至关重要,本届论坛的海事金融法律高端研讨会特别务实和贴近企业需求”,参会企业负责人表示。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常务副会长郑炜航介绍,2016年中国大连、天津、烟台、青岛、上海、舟山、厦门、广州、海口、三亚、深圳11大港口城市共接待邮轮1040艘次,同比增长61%,“中国邮轮旅游十年黄金时代已经到来,邮轮经济已进入市场细分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邮轮发展仍存问题和瓶颈”,郑炜航分析,中国邮轮母港遍地开花,但部分地方码头建设过于注重地标性建筑,对旅客候船环境和通关便捷化的重视程度不够;邮轮产业链未向上下游延伸,邮轮设计、建造刚刚起步。他认为,码头周边城市综合体正缓慢升值,邮轮经济有望成为助推城市发展新概念。

郑炜航建议,推动出台财政、税收政策,大力扶持发展本土邮轮制造业和本土邮轮船队,分享中国邮轮经济蛋糕;推动建立全国邮轮采购信息平台;推动邮轮包船与代理并行的营销模式等。(综合远洋海运网、中国新闻社报道)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