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始终是中国邮轮产业发展的领跑者,但在沿海部分地区将这一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新动力的背景下,上海邮轮产业发展还有何潜力可挖吗

6月21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海上丝路研究中心承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宣传部协办的“首届邮轮旅游服务贸易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与会政府部门代表、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发表了对于上海邮轮旅游发展的意见与展望。

2016年,上海邮轮港共接待邮轮509艘次,占到全国总量的53.5%,其中母港邮轮为481艘次,占到全国总量的54.8%;接待出入境邮轮游客达到289.63万人次,占到全国总量的66%,其中母港游客量达到282.80万人次,占到全国总量的67.6%。上海邮轮母港客源市场位居亚洲第一、全球第四,持续多年稳定占据国内大半江山,也带动了邮轮旅游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见表)。

  两大邮轮港花开两朵

国客中心深拓高端浦江游

上海市虹口区商务委主任姜卫提出虹口区重点发展精品高端邮轮,注重区域旅游文化融合,拓展邮轮服务的外延,积极发展邮轮游艇、游船等“三游”产业,促进内河邮轮精品化、加强长江中下游内河母港建设、黄浦江与长江下游连接,与宝山邮轮母港形成错位发展。

对于虹口区提出的“三游联动”计划,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会主席王战指出,目前,由于杨浦大桥的限制及黄浦江吃水的影响,上海7万吨级以上邮轮只能靠泊在位于宝山区的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吴淞邮轮港),是一种良性竞争的结果。这并不意味着设在虹口区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国客中心)在竞争中没有机会,虹口区应该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吸引航运服务企业落户,建设航运服务聚集区,而不必执念于游船靠泊数的多少。王战认为,打造浦江班轮游是虹口区的最大机会。目前,浦江游船主要的亮点是浦江两岸美轮美奂的灯光,但是这并不能与上海文化相结合。对比莱茵河和塞纳河,一张船票可以在一天内无限次乘坐游船,游客们可以在任何时候根据自己对景点的喜好上下游船,而不应该是上海目前发展的半小时浦江游。黄浦江两岸的各种文化遗存都可以成为浦江班轮游的发展对象,如虹口区的犹太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杨浦区工业遗存,外滩,城隍庙和世博会场馆等,实现文脉与旅游相结合。

宝山邮轮港持续创新

上海市宝山区商务委主任围绕邮轮发展的四大品牌介绍了一系列邮轮旅游服务贸易创新的工作。

一是邮轮服务品牌。宝山区通过“区港联动”制度创新,完善港口功能,提升服务品质。首先,积极优化政策环境。2月,宝山区出台《关于加快宝山邮轮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35项支持措施,从2018年起连续三年每年拿出不少于1亿元资金支持邮轮产业的发展。其次,提高全球领先的通关效率。 在全国率先推出口岸自主通关,并施行140小时过境免签和团队游客15天入境免签的政策,提升通关速度。最后,争取邮轮船票试点。目前大部分邮轮旅游采取旅行社包船模式,这在前期有利于邮轮旅游的迅速发展,但在现阶段需要作出调整,规范销售市场,并借此打造全国统一的邮轮船票销售平台。

二是邮轮制造品牌。推动邮轮品牌领衔智能制造,宝山区通过与中船集团和意大利企业合作进行邮轮建造的探索,争取10年内下水国产邮轮,并将邮轮国产化率逐渐提高到50%。同时兼顾发展邮轮维修。

三是邮轮购物品牌。宝山区在努力创新跨境购物模式,通过与境内企业合作,境内下单,境外提货,并建立邮轮港周边免税店和邮轮主题城市综合体,发展邮轮购物。

四是邮轮文化品牌。宝山区着眼长远传播邮轮文化,面向业界提升影响力,不仅发布《邮轮发展绿皮书》、参加全球邮轮产业大会,而且举办的邮轮旅游节盛况空前,国际婚礼时尚周也将邮轮婚典融合到邮轮产业的发展之中。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