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台湾在校大学生在厦门完成了首期国际邮轮人才培训试点项目,并顺利通过了理论和实操评估考试,待审批合格后,将取得由大陆海事部门颁发的相关船员证书。

这是厦门自贸片区探索推动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又一成功实践,为两岸合作培养国际化航运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据悉,本次首届海峡两岸国际邮轮人才联合培养班由两岸高校联合开办,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和厦门海事局全程指导,培训内容包含国际航行船舶专业英语、邮轮概论、客船操作与管理等。台湾大学生通过线上方式在台湾高校完成规定理论课程后,再到厦门高校进行实操培训,通过大陆海事部门评估考试后,就可以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本次试点主要针对不参加航行和轮机值班的船员开展培训。培训开始前,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和厦门海事局深入邮轮企业、海员外派公司和航海院校进行调研,积极与台湾方面高校进行沟通协调,成功推动两岸高校就合作培养国际邮轮人才达成共识,并针对台湾大学生来厦参加培训的注册报名、信息采集、培训、考试以及发证等一系列环节开展研讨,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有效保障了此次培训的顺利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异地往来难题,此次培训探索性实施“线上学分制理论培训+线下实操培训”方式,确保学员按要求完成规定的培训内容。

为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厦门海事局和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指导两岸高校探索性实施“线上学分制理论培训+线下实操培训”相结合的弹性培训模式,确保学员按要求完成规定的培训内容。此外,还带领学员登上“鼓浪屿”号豪华邮轮实地参观学习,强化学员对在邮轮上工作切身体会。

台湾在校大学生许同学:我个人非常喜欢旅游,可以登轮工作是非常幸福的事。听到老师说有这样一个培训,就第一时间报名参加,老师讲解得很细致,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培训机会。

“大学毕业对于就业方向还不确定,在邮轮上工作可以让我到世界各地看看。所以有这个机会就想要试试看。”来自台湾的学员小李说。

图片

一直以来,厦门自贸片区充分发挥近台区位优势,依托与集美大学共建,对台培训教育基地不断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通过海峡两岸船员培训试点,增进航运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岸认证标准共通互认:今年4月,首张台湾换发大陆游艇驾驶证顺利核发,未来将进一步拓展至高级船员领域。

厦门海事局表示,将为两名台湾大学生办理相关证书,并配合高校和海员外派公司帮助他们到中国籍豪华邮轮“招商伊敦”号上跟船实习,毕业后就可以到国内外的邮轮上求职就业。

图片


“集美大学是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批准具有开展台湾船员适任培训资格的院校。”厦门海事局船员管理处副处长魏栋说,借助这个平台,希望吸引更多的台湾同胞到大陆来培训和考证,通过两岸高校联合培养邮轮人才的这种模式,既能为大陆的航运人才市场注入更多的两岸新鲜血液,也能依托大陆邮轮产业庞大的市场,给台湾同胞提供更多到大陆及国际邮轮上就业的机会。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