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坤船务代理公司通过嘉兴港EDI中心成功申报入境船舶检疫业务第一单,这标志着出入境检验检疫船舶检疫业务正式实现在嘉兴港EDI中心进行数据交换,继边检之后,出入境检验检疫船舶检疫数据及集装箱相关数据也成功在嘉兴港EDI中心和数据中心落地。

智慧港口建设是当今世界港口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营造港口发展软环境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支撑,智慧化程度则体现了国际港口行业竞争水平的高低。近年来,嘉兴港投入1000多万元,积极推进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EDI)中心和数据中心建设,打造能为港口企业和管理部门双向提供服务的数据平台,发挥“大数据”的作用打造智慧港口,为政府治理创造良好决策条件。

据介绍,近年来嘉兴港迅猛发展,乍浦港区初具规模集群效应,独山港区进入全面开发阶段,海盐港区开发全面启动。三大港区更为均衡的发展,也带动了嘉兴港吞吐量的大幅攀升。今年1至9月,嘉兴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586.7万吨,27.96%的同比增幅远高于全省平均增速,领跑长三角港口,居全国前列,其中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5.2万标箱。

“飞速发展的集装箱业务促使嘉兴港产生建立EDI中心的迫切需求。”市港务管理局科技信息处处长陈月江告诉记者,当港口的集装箱业务达到一定规模后,就有建设港口EDI中心的需求。

嘉兴港在2014年前后启动建设EDI数据中心的相关工作。2014年12月,嘉兴港EDI中心完成建设招标工作,2015年2月,嘉兴市滨海办(港务局、口岸办)成立嘉兴港EDI中心,与科技信息处合署办公。此后,市滨海办先后累计投入超过1000万元资金,推进EDI中心建设。

记者了解到,目前嘉兴港有关集装箱业务的数据交换都是由浙江世航乍浦港口有限公司与上港集团平湖独山港码头公司各自展开的,主要是码头公司为了便于业务开展,主动与主要监管单位建立专门的数据交换线路。但是这样的信息系统,并不能为政府及监管部门提供完整的信息服务,可供监管单位、客户和货主查询的共享信息也比较少,查询方式还主要以报表和人工服务为主。而嘉兴港EDI平台建成后,将为口岸联检单位、船代、货代、船公司、码头公司等港口运输企业以及政府部门服务,提供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服务支持等。今后,通过EDI中心,传统的港口业务状况可以得到很好的改进,所有企业和单位只需和EDI建立连接即可,其他的数据转换、协调等工作全由EDI中心统一负责。

此次检验检疫数据的顺利接入,将进一步完善嘉兴港EDI数据平台,更加充分地发挥智慧港口“大数据”的作用,提高港口企业和口岸联检单位工作效率,提升口岸通关环境,强化港口竞争力。

“目前中心已实现与边检、检验检疫和省电子口岸的对接共享,还在积极推进海事及相关单位的数据接入。”陈月江说。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