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慧物流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火热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物流才能被称为智慧物流呢?近日,住建部城科会智慧物流学组执行组长,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兼中物协(北京)物流工程设计院副院长秦璐在全国智能物流学术研讨会上对智慧物流进行了深入解读,对智慧物流构架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进行了探讨,以下是演讲记录:

一、什么是“智慧 ”?

“智慧”如今是个时尚词汇,是不是只要搭上互联网,就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什么样的状态是智慧的状态,什么样的物流才是智慧的物流?智慧物流建设首先要回答这些问题。

“智慧”就是通过认识万物来引导万物的思想。这之中有两大重点:认识和引导,围绕着这两大重点,形成了“智慧”的基本架构。好比一个人智慧形成过程,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感知,只有感知到的事物才能被我们注意,才可能进入我们的思维过程。人感知世界的工具是感官,如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等,通过它们,人获得了对事物大小、材质、温度、气味等基本信息。在正在构建的智慧物理世界中,感知是通过传感器、手机、RFID(射频技术)等设备实现的,它们如同人的感官,是获取数据的工具,建立起物理世界数据采集基础。

人把感知信息传导到大脑的过程通过神经系统完成,人有中枢神经,有末梢神经,它们构成一张无处不在的大网,互联互通。如果某一根神经出现故障,将导致某一功能缺陷或者彻底丧失。在物理世界中,互联网和物联网如同人的神经系统,建立了信息交互的机制和基础设施。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最大区别是物联网将自动传输信息和数据,更像人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关系,发生即传导,而互联网的信息是被动上传的。因此,物联网才是智慧物理世界的传导基础,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每向前推进一步,物理世界的智商就提升5分。

传导的信息到了大脑之后,人的大脑,要对信息进行复杂的计算、分析,融入思维、想象和情感过程,最终得以决策。而在物理世界中,如何实现这一过程?

我们知道目前已经有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诞生于1956年,其后经历了几次发展和几次停滞,其原因是开发人工智能的逻辑以模仿人脑思维机制为出发点,然而人脑实在太复杂,人工智能一度走进死胡同。后来人们终于意识到,人工智能无法完全模仿人脑,但有些部分却可以超越人脑,特别是在计算方面,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计算机可以极大突破这种有限性,由此以计算能力为突破口,人们终于找到了人工智能的出路。大脑的计算功能从此被模拟并被无限放大,终于在储存和计算方面,机器超越了人。于是,在物理世界中,类似人脑的决策过程被简化为计算,分析,决策。

首先是计算,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飞速发展,数据计算量级呈指数上升,单个计算机无法完成,诞生了云计算技术,利用分布式计算方式来完成对大数据的处理和计算过程,大大提升了物理世界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

然而技术到此,还远未达到“智慧”,智慧在于从已知中发现未知,从无序中提炼有序。它不是我们对已知规律进行求证过程,而是利用已知数据发现未知规律,并最终成为决策并付诸行动的过程。因此,自动发现规律,用规律指导行为,主动决策并自觉行动,才是“智慧”。现如今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提供物理世界规律发现、深度关联机制。

最后一步,是主动决策并自觉行动,大数据分析的结果需要直接用于决策并转化为行动,还需要有决策机制。这一步,在微观比较封闭的局部已有实现,如自动化仓库,但在更大的数据交互范围,还在探索之中。

因此,物理世界的“智慧”,认识万物通过能自动读写信息的设施设备获得信息感知,传导通过物联网完成,引导则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以及决策系统实现。于是我们对物理世界的“智慧”进行定义:物理世界的智慧是感知、交互、分析、发现、决策的综合。智慧以增强系统内外的感知量为基础,通过建立万物间的深度关联,自动发现新规律,将感知、认知、决策相结合,建立真正独立完成操作并自动进行决策的自制系统。智慧一定是可以获得、可以传导、可以分析、可以决策并可以行动的自动过程。最初我们利用机器代替人,是为了进行数据的采集和机械化、自动化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物物联系,然后发现规律,辅助决策,再到决策。于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完成了从数据采集、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到数据产品(决策和服务)的层次。

“智慧”与“智能”的区别在于:“智能”是“can do”,而“智慧”是“What do、Why do、How do”,所以“智慧”包含“智能”。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