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浮具与筏排

浮具比筏子和独木舟更早出现,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水上工具。浮具所使用的物料包括倒下的树干、脱落的树枝,以及随处可见的竹竿和芦苇。树干、竹竿、芦苇等本身浮力小,需要束捆起来使用;而葫芦则具有体轻、浮力大、防水性强的优点。古人一般将三、四个葫芦串接起来,缚在腰间,入水后人半沉半浮,利用手脚划水前进,古代称这种浮具为腰舟。

在缺乏木、竹等浮体材料但动物兽皮出产较多的地方,如我国的西藏自治区,人们把兽类兽皮整体剥下、制成一个封闭气密的皮囊,然后吹气,使之膨胀,就可漂浮在水上,支拖1~2个人渡河了。这就是皮浮囊。

  

人类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利用树枝、葫芦等物料作浮具,1949年之前,山西省一些临近黄河的村庄,有些地主拥有黄河对岸的土地,每到耕种季节,就叫长工、佃户过河劳动,他们就是把两个以上的葫芦缚在一起,人骑伏在上面,以往返于黄河两岸。自从独木舟、木板船兴起之后,浮具虽然也为人所用,却已退居为次要的工具了。

筏子脱胎于浮具,是浮具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远古时期人类的渡水工具之一。为了寻求比浮具更好的水上工具,人们尝试把一些漂浮物捆起来制成筏,如竹筏、木筏、草筏等。筏子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人类生产、生活、交通以及战争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历史上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某些沿江河地区至今还把筏作为一种水上交通和游乐工具在使用。

筏子的制作材料多为树干、竹竿、芦苇等长条形的物体,把它们横向排列,然后用野藤、草绳、皮条捆扎起来。后来,人们又将树干或竹竿扎成长方形框架,在框内缚上其他具有浮力的物体,如皮囊、葫芦、陶器等,以制成不同材料的浮筏。

      

与单体浮具相比,筏子的浮力增强了,行驶时更平稳和安全;筏面面积扩大,可运载更多货物,人在筏面上可立可坐,无需使半身浸在水里。筏子确实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水上工具。

与舟船相比,筏子虽有缺点,但也有其长处。例如制造筏子的材料来源广泛且容易取得;筏子结构简单,技术要求不高,可因应需要制作不同大小或长短,制作十分方便,也省时省力。正是这些优势使它在舟船出现后仍有存在的空间。

(二)刳木成舟

在森林地带生长着巨大的树木。山洪爆发时,大树被冲倒漂浮在水上,人们往往攀附水中的树木逃生,渡过河流。经过长期的渡河实践,他们逐渐就意识到:把一段树木平整、挖空,就可以成为一只坚固耐用和操作灵便的运载工具——独木舟了。

据古籍记载,伏羲氏时代人们主要使用筏子,到黄帝时才出现舟。换言之,是先有筏子而后有舟船。独木舟最迟在大约七千年前就已经出现,初时的独木舟结构极为简单,一般是捞取一段槽状朽木并将其内部稍加整理,或者将一段树干砍挖成槽,然后削去外面的旁枝和树杈。当时制造独木舟的主要工具是石刀、石斧等,以如此简陋的工具制造独木舟,特别是在整段树干上挖槽,当然是困难重重,所以制造独木舟时必须使用火。

独木舟大体问世于旧石器晚期。到了新石器时期,盛产森林的广大地区已普遍使用独木舟了。当时制造独木舟的方法是在整条木的外边涂上湿泥,把木条中间部分的乾燥木材部分用火烧成炭,然后用石器凿下,依此法将整条木向内一层层用石器凿下,最后就刳制成一艘独木舟了。

            

(三)舟船的出现

早期的木板船是比较简单的,而且还保留着独木舟的某些痕迹。1979年上海市川沙县出土的唐代木船,其船底就是由三只独木舟前后连接而成,中间挖空成槽,两侧再加舷板,先弯成弧形,再将它钉在船底上。这条古船虽然在不同部位保留着独木舟的特点,但显然已经是独木与板材复合组装的木板船。

夏、商、西周三代时还没有铁钉,也未见到船用铜钉的文献资料,那么木板之间是如何连接的呢?其实是用榫接法来连接船体的。古代木板船不但从独木舟演化而来,而且它那矩形船体还保持着整木的基本造型。但因增加了许多拼接点,船体牢固性较低,为弥补这个缺陷,除了用木榫加固外,还在船体内增设横向的支撑木,并在这些横梁上面铺设甲板。这样,就构成了一艘有甲板的木板船了。这时,原来的独木舟便成为了船最底下的一根龙骨了。人们开始造木板船时还在这条龙骨上面挖有凹槽,表现了原独木舟的痕迹,后来就是一根不再挖槽的坚实的长方形断面的龙骨了。这就是有龙骨的吃水较深、航行性能优良的尖底海船的发展过程。

从独木舟到木板船是船舶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舫,就是两船并列。中国早在西周时就有舫,汉代也常使用。舫的船行速度较慢,但航行时相对地平稳,古代皇室、贵族们往往加以装饰,乘坐游幸,称为画舫。双体画舫的图像资料很缺乏,目前所见最早者是东晋顾恺之所绘《洛神赋图》。图中画舫有两条并列的船身,船上重楼高阁,装饰华美。可见,东晋时双体船的制造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两船并联之后,甲板面积扩大了一倍以上,加之有两组船底舱,大大增加了承载能力;由于船体加宽,提高了稳定性,航行时更加安全。古人一般利用双体船载客、运货,它是交通运输工具,而不是战船。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较大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造船业。其中尤以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楚、吴、越三国及雄踞山东半岛的齐国最为发达。吴、越两国的造船基地都有相当规模的造船能力。此时,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和作战,吕不韦曾说:“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若舟之与车。”让舟行于陆,让车行于水,如同用人舍其长而取其短一样,必然失败。孙子也说过:“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意思是说:即使互相仇视的人,当同船遇险时,也应像一个人的左右手一样协调一致,共度难关。这是成语“同舟共济”的由来。从成语的诞生,可以看出舟船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