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登记局从筹备到初创,再从船舶登记局到船舶检验局、中国船级社,昨日的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然而,当我们回望出发的那个时点,竟发现生日背后还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更改局名

船舶登记局这个名字来自苏联专家的建议,因为苏联的政府验船机构也叫船舶登记局。它的俄文名称是Peructp CCCP,英译名为Register of Shipping of USSR。追根求源,这个名字又来自英国劳氏船级社。虽然英文名字是一样的,但为了区别国家验船机构和民间船级社的不同性质,当时的翻译采用了不同的译法,前者叫船舶登记局,后者叫船级社。更改局名的建议曾提过两次。第一次是船舶登记局刚成立不久。按照国际公约要求和国际惯例,在船舶证书、信封、信笺上和规范等正式文件上,都印有局徽,如苏联船舶登记局,或社徽,如英国劳氏船级社。1956年10月11日,张致远局长向部里写了签报,提出局徽申请。同时又提出将“登记”改为“检验”的建议,10月23日章伯钧部长批准了局徽的申请,但局名仍用“船舶登记局”。第一次建议改名没有成功。

船舶登记局这个名字,确实不符合实际,容易引起误会。因为它并未反映出这个局的性质、功能。它是一个船舶技术监督和船舶检验机构,但名为船舶登记局,似乎只是从事登记的行政部门。当时就有人拿来船舶产权登记的资料要船舶登记局办理。局里的胡恩如工程师及其他同志数次接到电话,要找船舶登记局代为办理登记。更有甚者,有一次胡恩如工程师说,还接到要登记船票的电话。这显然是,由于船舶登记局在1956年刚宣布成立,是一个新单位,部外甚至部内也不了解它的性质和工作职责,只是顾名思义,闹了笑话。在大鸣、大放、大辩论运动中,局内不少人建议更名。经过反复推敲,多数人主张改为船舶检验局,但这样改名直到谢中峰局长到任后,才再次下决心,于1958年6月作为当时整风运动的一项整改措施,签报部批准后,自1958年8月1日开始正式使用船舶检验局这个名称,后来船舶检验局成为事业单位,作为部外机构,又改名为中国船级社。但仍接受交通部授权执行国际公约规定的职能。图1为1958年2月交通部机构设置图,船舶登记局未改名。

船舶登记局生日之谜

图1

图2为改名成“船舶检验局”后的1958年10月交通部机构设置图。

船舶登记局生日之谜

图2

八月一日

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已是家喻户晓。船舶登记局(船舶检验局和中国船级社的前身)的生日也是八月一日,已是五十多年的史实。最近与中国船级社编史的同事谈起,这个日子有否有文字根据?从1951年参加筹建船舶登记局,到1956年见证它的成立,再后来在八月一日与大家一起欢庆它的生日,这件事并未引起太多关注。前些天有人问到我这个老船检人,倒还真是一时难以作答。

为了追根溯源,我查看了交通部和船舶登记局的档案(是否已完全查看到不敢说)也查阅了自己残存的一些笔记。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我们可以大致还原事情的本真。1951年3月20日~4月14日第二次全国航务会议决议,在海运、河运和航务工程三个总局外,成立船舶登记局。经政务院5月25日第86次政务会议决议批准。这是交通部文件中,第一次出现“船舶登记局”。同年11月交通部机构表中列有部长及副部长直接领导的船舶登记局,编制25人。

1952年8月29日向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报告,虽是海运管理总局的文号,但由王首道副部长签发。其中讲到决定成立船舶登记局,先行筹备。9月29日陈云署名的财经委员会批示:同意积极筹备建立船舶登记局。

1956年6月30日交通部填报的“中央机关编制员额统计表”中列有三个总局和船舶登记局,船舶登记局编制20人。

1956年8月11日交通部发布“关于机构改组的通知”。机构设置已从总局制改为职能局制。三个总局已撤销,船舶登记局仍保留,编制24人。

1956年船舶登记局成立之后,交通部对其属性进行了明确,1957年6月17日交船(57)章字第48号“关于建立船舶检验机构,加强船舶技术监督工作的指示”中规定:船舶登记局目前为部内的职能局。

1957年张致远局长曾经组织草拟船舶登记局组织章程,除局内同事外,还邀请局外人员参加。在第五次讨论会上,部法律室唐鸿烈主任说:交通部实行的是职能局制,船舶登记局是职能局,不需要单独制订组织章程。这个讨论就此告终。

从以上情况看,那时交通部认为船舶登记局是职能局,并且已经过五年筹备,具备了成立的条件。在部机关由总局制改为职能局制时,与其他职能局一起宣布成立,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也许是船舶登记局的成立没有单独的专门批件的一个可能原因。印象中,谢中峯局长1958年到任后,曾找过批件,没有结果。他还曾多次谈到船舶登记局从事的检验监督不仅在交通系统内,还涉及全国航运、造船、渔业以及船用设备制造业,同时还从事国际业务,要代表国家签发船舶证书,应该是一个独立行政执法单位,不应仅仅是交通部的职能局。话中的意思是应该有个单独的成立文件。但是到1958年再提此事,已时过境迁。看来成立前后就是这样定位的。以上摘自档案和笔记的文字资料,可以说是“实”。还有一点“虚”。就是第一任局长何时任命或到职。查人事档案,已力所不能及。那时正好不在北京,也没有记录。但口头询问一些老同事还是能做的。以下是多方询问的汇总。

1956年交通部机构改组,是夏天,不记得开大会宣布,只是按通知,调换一下办公室。

张致远从大连调来,是在机构改组前不久。问过的不少同事,都不记得他曾任海运管理总局副局长,可能是远洋处或机务处处长,但有人记得,5月份他单身住在东皇城根交通部招待所。大连实习队的同事说,实习结束,那是5月份,曾与他一起住招待所。6月,分配去大连和上海工作前曾听他讲过一次话。蒋希源还记得,张致远与他有过一次谈话,问他青年团的工作怎么做。原来船舶登记局都是一些年纪大的,现在实习结束,增加了年轻人,应该有团组织。蒋希源简单作答后,张致远就让他临时当团支部书记,把大家组织起来。那是7月份之前,因为7月份蒋希源分配回大连工作。

从以上情况分析,那时张致远已参与到船筹处人员管理。但是什么身份,是海运管理总局副局长,还是机务处处长,协助主管一下船筹处。但海运管理总局还是存在的。因为机构改组的通知是8月11日发布的。

下面再写一点回忆。

谢中峯局长到任后,很重视开展国际业务。尽管那时没有条件,他经常要我提供一些国外验船情况。一次我整理了一份资料给他,其中提到德国劳氏船级社成立于1867年1月1日,挪威船级社是1864年6月14日,引起了他的兴趣。问到苏联船舶登记局是什么时候成立的,我的答复是1913年12月31日。他说,今后与国外验船机构和航运、保险单位打交道,最好也有个成立的日期,而不仅是年份。现在找不到批件,那就自己定一个吧。八一怎么样?这个日子很响亮。当时以为随便说说,后来他告诉我,这件事他向主管副部长朱理治汇报了,同意八月一日。在整风运动中,部批准将船舶登记局改名船舶检验局,谢中峯局长宣布自八月一日起使用新局名。这件事那时并不在意。这次查阅档案。在1962年交通部安全监督局的档案中有一份文件,是“船舶检验局简介”,其中写有“船舶检验局于1956年8月1日在北京成立。”这可能是在档案中第一次提到。

人的生日是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天,写入出生证,记在公民身份证编号内。单位、企业的成立,则是它开张或挂牌或上级单位批准的日期。如果筹备时间长,为了说明悠久,也可用计划设立的时间。也有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说不准一个具体日期,但又需要纪念,就选定一个日期。建军节或许是个先例。还可以举出其他一些例子,国外也一样。例如联合国专门机构------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现改名国际海事组织)的官方文件宣称:1959年1月6日召开第一届全体会员国大会,正式开始活动。却在2008年3月17日庆祝它的60周年。那是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海事会议,通过的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公约生效的日子。而这个公约通过的日子是1948年2月19日。拿通过公约的日子作为生日,有点勉强,因为只是通过,还没有生效。但从年头来数,比之1958年多了10年。与1959年正式活动比,则多了9年。是否有这个考虑,不得而知。

验船专刊

1958年10月16日~21日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验船工作会议。会前谢中峯局长提出要扩大宣传。当时船舶登记局没有出刊权。秘书科杨家林科长一面写签报,申请出刊权,同时去交通科学院,商得同意,在水运技术通讯名下,出一期验船专刊,附图即为专刊的封面。还搞了一个虚拟的编辑委员会,他总负责,其他人根据需要临时调入。这一期就由廖厚泽负责组稿。

目的是宣传全国验船会议。这一期文章主要有四篇。一是交通部副部长孙大光做的报告——“贯彻党的总路线开展船舶检验工作”。他讲了当时的全国经济形势,验船工作的现状,然后提出了今后验船工作的努力方向,这里摘几句孙副部长对验船工作的批评:“从1951年开始筹备,到1956年才正式成立,几年来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许多重要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例如对于船舶检验工作的性质、任务、体制分工,检验范围,以及领导方法等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或者规定了,也没有切实执行。”我们认为批评过于严厉。谢中峯局长却说,这些问题不仅是验船部门内部要解决,更重要的是引起部领导重视,引起注意,统一意见,才能形成共识,推动工作。起草报告时,似乎没有这段话。原来是谢中峯局长向孙副部长汇报会议准备时,请孙副部长讲的。第二篇文章是谢中峯局长的总结报告——“第一次全国验船工作会议总结”。因为船舶登记局(船舶检验局)的成立,将全国验船工作推向了新的阶段,验船人员都极为兴奋,在执行检验,保障安全的同时,更加强调为运输生产服务。谢中峯局长的总结在解答一些工作问题外就主要从思想上、作风上突出这点。第三篇是上海、长江、大连和天津等地代表的发言摘录。他们在汇报以往工作情况时,也讲了今后的设想。第四篇是一个专论,强调验船人员要努力学习精通业务。还有模范事迹介绍,“打破常规,突破船舶运输关键的林啟鹄。”他是福建省交通厅福州航运管理局的验船技术员,是全国验船人员中唯一一个出席第二次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的杰出代表。虽然工作在保障航运安全的监督岗位上,但能深入运输企业,与广大船员一起,挖掘运输潜力,做出了贡献。船舶登记局曾请他来局里座谈。刊出他的事迹,也是配合验船工作会议,号召验船人员为运输生产服务。

1959年1月1日是海船入级章程和第一套验船规范开始试行的日子。除了转载试行通知外,还撰专文对这十一本规范:建造、材料试验、焊接、吨位丈量、救生设备、消防设备、信号设备、航行设备、电力设备、无线电设备和载重线等规范作了介绍。还说明了这些规范在起草过程中征集意见的情况。这套规范主要适用于国际航行船舶,但包含了沿海航行船舶的专用规定。为使大家了解划定沿海航区的原则和依据,用专文作了说明,以有利于更好地应用这些规定。我国是1930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的缔约国,转载了人大常委会承认此公约的决定和外交部的有关通知,以增加了解。最后有一篇短文介绍船舶检验局,并附14个国外船级社的简介。这一期专刊内容丰富、实用。文字简洁、易懂。还附一些小消息。虽然在9月23日已有正式公文,宣布要创办“验船通讯”,广泛征集投稿,在这一期既有简明前言,在最后刊登了“约稿”启示。可惜的是,出刊权的申请未获批准。验船专刊是第一期,也是最后一期。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