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海沉船与SOLAS公约的诞生【史略】

安全公约SOLAS,全称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Life at Sea)。国际海事组织称它是国际海事公约的三大法之一,几经改版,已有百年历史,缘起一桩震惊世界的海上惨案,可以说是血的教训。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因为没有飞机,人们跨海来往,迁徙和旅游,都依赖轮船,邮轮业竞争非常激烈。英国白星航运公司决定建造三艘蒸汽轮机快船,船速26到27节,以争取超过受到英国政府支持的卡纳德航运公司。“泰坦尼克(Titanic)”号是其中的第二艘,全长296.06米, 宽28.19米, 吃水线至甲板的高度为18.4米,登记吨位46328吨,排水量达到空前的66000吨。全船有双层底,还有16道水密舱壁。一个船员告诉乘客,即使上帝亲自来,也弄不沉它。因此,它被称为“不沉之船”。船上配有三台大马力蒸汽主机和29台锅炉。三个烟囱本已足够,但为了炫耀,又增加了一个,专供主厨房用和通风,是个陪衬,见图1。为了顶层甲板更为宽敞,将原来计划配备的48艘救生艇减为20艘,但仍符合当时英国政府的规范要求。它规定按照船舶的吨位,而不是按船上允许搭载的乘客和船员总人数。白星航运公司要把它打造成当时最奢华的邮轮,以增强竞争力。把陆上能享受到的设施搬上了船,如游泳池是第一次在船上出现,还有健身房、图书馆,甚至土耳其浴室。

1909年3月21日,“泰坦尼克”号在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开工建造。用了两年时间,花了数以百万计的铆钉,建成船体,并于1911年5月31日下水,又花了一年时间,安装主副机、舾装和各种高级装潢,终于在1912年3月31日全部完成,4月10日由南安普敦的海洋码头开始处女航,经停法国瑟堡港和爱尔兰的昆斯敦后,进入北大西洋,直奔美国。

1912年4月14日,那是个星期天,晚上,风平浪静。海上一片漆黑,而船内灯火辉煌,报务员忙碌地替那些富翁拍发买卖股票电报,而没有收取冰情通报。因望远镜被锁,值班水手只能用肉眼瞭望。23点40分,发现前方有两张桌子大小的一块黑影迎面而来。值班驾驶员下令减速,左满舵,仅仅37秒钟,冰山已与“泰坦尼克”号发生死亡之吻。由于左满舵的错误指令,坚硬的船头未撞上冰山,而冰山却把右舷前部船壳划开了一个长口子,海水汹涌灌入。根据船员报告,船长与同在船上的总设计师查看了船图。结论是,这艘永不沉没的邮轮已无救。为了让水密甲板以下甲板上的旅客舱有一个宽敞的环境,第5号舱壁以后水密舱壁没有上升到水密甲板形成水密空间,而停止在下层甲板。海水进入船内由一个舱越过水密舱壁进入后面的船舱,最终船的浮力丧失,只能下沉。船长于是下令,组织旅客登上救生艇。为保证高级船舱的乘客能够优先登艇,还锁闭了水密甲板下舱室的梯道,以致三等舱的旅客没有了逃生的可能。在慌乱中,有的救生艇还未满员即行放下。船上一片混乱。正值冬季,海水冰冷。即使跳入海中,也会因体温丧失而死亡。再加船身下沉,引起漩涡,不少人被吸入其中而丧生。报务员拍发SOS求救信号,因不久前刚为国际社会所认可,有的船收到这个信号,却不了解其意义。更有甚者,船上发射了遇险信号火箭,白色火星闪亮升空,因为没有统一的国际规范,附近的船,不知有船遇难,而以为是烟火作乐。一部电影《冰海沉船》用艺术手法记录了这次海难。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导致1500余人丧生。不少是英国移民。三等舱以下乘客,大多为前往美国谋生者,有的全家遇难,极为悲惨。

船是英国公司的,又在英国建造,取得英国政府的适航证书,并从英国起航。如此大的海难,英国政府难辞其责。在世界舆论压力下,英国政府在1914年召开了国际海上安全会议。13个国家派出代表,在总结这次海上惨案经验教训基础上,制定了安全公约,这是第一版,后来又陆续修订,公约对航行安全,尤其是冰区航行、船舶抗沉结构、无线电报配备和值班、救生设备和消防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1914年1月20日与会代表签署了这个公约。英文版公约封面见图2。未见中文译本。公约共6章74条。各章的题目分别是:人命安全、适用船舶、航行安全、构造、无线电、救生器具和消防。另有具有同等效力的附则49条和证书格式。经查证会议文件,出席会议的代表名单中未发现有中国人。公约原定在1915年7月生效。由于欧洲战争爆发,未能实施。但一些国家已把公约的安全要求和措施作为本国的法规来应用。

1927年又有倡议召开第二次国际海上安全会议,但直到1929年才由英国政府组织在伦敦召开。18个国家派代表出席。1929年5月1日签署了第二版安全公约。这版公约于1933年生效。国民党政府交通部上海船政局的中文译本封面见图3。

1929年公约共有7章66条和一个具有同等效力的附则。这七章的题目分别是序言、救生设备、无线电设备、航海安全、证书和附则等。规则是对船舶抗沉、水密分舱、水密舱壁和开口,舱口围壁和舷窗等结构、水密实验以及救生艇筏、浮具、救生衣圈、排水设备和消防要求等的具体规定。特别要提一下的是建立了常规的北大西洋冰区巡逻,由美国牵头,并承担经费之18%,其余经费由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和前苏联按比例分摊。其中特别提到如中国1932年9月1日参加后分摊数将会变化。这说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派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随着海运事业的发展、工业技术的提高,为了总结事故教训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第三次海上安全会议仍由英国政府在伦敦召开。自1948年4月23日至6月10日历时49天。包括中国在内的30国派代表出席,4国派观察员列席,另有6个政府间和1个非政府性国际组织派了观察员。6月10日会议最后一天签署了第三版安全公约,此公约于1952年生效。船舶检验局译本封面见图4。

与1929年的第二版安全公约相比,适用的船舶增加了。另外还作了一些重要改进,如客船的水密分舱、稳性标准、紧急情况时维持重要服务、结构防火,包括引入三种可选用的防火舱壁分隔,主要梯道的围护。对500总吨及以上货船增加了安全设备证书。有关航行安全的避碰规则也作了修改,冰区巡逻监控和气象要求作了更新,增加了关于谷物和危险品、包括爆炸品的新章节,无线电设备方面包括了无线电话。

第三版安全公约生效后,一些缔约国提议进一步修订公约,以吸取先进技术,更好地保障安全。此会议计划在1960年召开。1959年“海协”正式成立,它是一个专门从事海上安全立法的机构。很自然,在第一届全体大会上作出决议,替代英国政府来召开第四次国际海上安全会议。

这次会议于1960年5月17日至6月17日在“海协”伦敦总部召开。45国(蒋介石集团盗用中国名义)派代表、10个国家派观察员参加这次会议,另有9个国际组织派了观察员,6月10日签署了第四版安全公约。由人民交通出版发行的船舶检验局译本封面见图5。

这版公约也作了许多修改和补充,其中主要有:将监督程序和持证、检验扩大到300总吨以上的国际航行货船;一国政府如认为事故调查有助于公约的改变,则可进行调查,并将有关信息提供给“海协”;原来只适用于客船的安全要求,如应急电源和消防要求延伸至货船;对无线电的要求再次改变;救生设备方面增加救生筏,甚至在某些场合可代替救生艇;船体结构、防火、谷物和危险品运输规则也作了修改。最后增加了一章对核能船舶的要求。避碰规则仍作为公约的附件。

此外,会议还通过了56个决议,责成“海协”从事研究、收集和传播有用信息,甚至采取行动。例如要求“海协”起草国际危险品运输规则。会议还确定此后几年“海协”在海上安全方面的任务。

因为“海协”是专职的国际组织,定期通过一些修正,例如1966年对客船消防措施的第II章作了修改。1967年通过6个修正涉及油轮和货船的某些消防措施。在高密度区域的VHF无线电话、新型船艇和船舶修理等。1968年在第V 章中引入船上航行设备、自动化导航和增配航行书刊。1969年通过的修正涉及货船上消防员个人装备,救生圈及救生衣的规格,无线电装置和船上航行设备。 1971年的修正涉及无线电报和无线电话、船舶航行定线等。1973年的修正涉及救生设备、无线电报值班、引水员梯和起降设施。关于谷物运输这一章则进行了大量修改。

“海协”的存在,对制订海上安全以及后来的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公约有了一个常设机构,同样修订公约亦成了它的职责。但是这些修正案虽经会议通过,却迟迟不能生效。因为公约明确规定,只有三分之二缔约国接受的情况下修正案才能生效。“海协”决定召开第五次国际海上安全会议。这就是1974年海上安全会议,把这些修正并入原有公约,成为一个新的公约,就是1974年安全公约。

1948年海上安全会议,国民党政府派代表出席,在会上和会后均无所作为。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建立了船舶登记局(船舶检验局和中国船级社的前身),听说要召开1959年国际海上安全会议,制订新的安全公约,就着手准备。船舶检验局曾组织看《冰海沉船》电影,并组织座谈,加深对安全公约的理解。图6为座谈会,其中左侧第一人为船舶检验局上海办事处马家骥,第二人为梁善庆,作者右侧第一人为朱天秉,第二人为谢中峰,戴帽的是刘义德,他旁边的是谭永贤和胡恩如。

1959年4月,船舶检验局曾会同一机部九局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联合指示上海港务局和上海造船学会,讨论1930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和1948年安全公约,做出席会议准备。派我、潘积安和陆汝明前去上海协助。图7为陆汝明与我,摄于香港(1981年)。

6月10日在上海科学会堂召开讨论大会,决定分两大组进行,载重线公约组负责人是杨俊生厂长和方文钧所长,安全公约组是王公衡老师,学会的林惠平秘书总抓。前后58天,参加讨论单位44个, 出席528人次, 对两个公约提出了230个问题。后来海上安全会议交由“海协”召开。由于美国的阻挠,我国合法席位没有恢复,我们不去参加,这件事就搁下来了。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