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税政策冲击美国港口 中国制造难以取代
受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影响,洛杉矶港口近期的货物吞吐量减少,对洛杉矶港周边的供应链以及劳动力市场造成冲击。
全球首艘!世界最大!中国制造24000TEU级双燃料动力箱船在沪交付!
4月15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为法国达飞集团建造的全球首艘、世界最大24000TEU级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达飞 塞纳河”(CMA CGM SEINE)号在上海长兴岛造船基地命名交付,计划于4月18日投入远东至欧洲的航线。这标志着中船集团在世界超大型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领域又取得新突破,先发优势进一步突显。尤其是自主研发、设计、建造、配套的先进高效制造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在全球船舶制造业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宁德制造”,首航印度洋!
近日,“宁德制造”船舶中国籍“中铭洲11”远洋冷藏运输船首航前往印度洋开展远洋作业。
日本制造再曝丑闻!涉及船用发动机673台!这一巨头承认了→
今天(8月22日)上午,日本国土交通省对日本制造业巨头川崎重工业公司(以下简称“川崎重工”)位于神户市的神户工厂进行现场调查,该工厂被发现存在篡改船舶发动机燃油消耗数据的行为。此次调查根据日本政府4月颁布的《海洋污染防止法》进行,目的是通过听取相关人员的意见等方式确认实际情况。
这家船厂宣布:成功掌握钛合金结构制造能力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黄埔文冲公司钛合金结构制造能力建设项目成功通过主管部门评估验收,标志着黄埔文冲成为国内少数具备该能力的船厂之一。并且,黄埔文冲还实现了深熔TIG焊工艺在船舶行业的首次应用,为钛合金的推广应用起到示范作用。
助力小米汽车上市交付 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北京大区积极融入汽车产业智能制造供应链
3月28日,小米汽车SU7官宣正式上市交付。随着小米汽车“三年之约”的成功兑现,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北京大区服务小米汽车零部件仓储(VMI)及短驳入厂项目也迈入了“快车道”。
中国制造上新!商用船舶旋筒风帆实现零的突破!
1月9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亚洲首套船用风力旋筒助推系统正式投入应用,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在商用船舶旋筒风帆实现了零的突破,也对推动船舶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带来积极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