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船舶工业:如何占领专利创新高地?
当前,国际船舶市场持续低迷,国内订单量下降明显。2018年,全球新船订单为765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民船海工产品的需求依旧未能摆脱低谷,其中国内新接订单2973万载重吨,降幅高达27%,近七年来首次被韩国反超。国内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阿芙拉型原油船等高技术船舶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竞争力不足,导致承接份额严重缩水。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知识产
加强首台(套)产权保护 推动船舶业健康发展
近日,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首台套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专家表示,我国船舶工业应认真贯彻落实相关部署,从顶层设计、战略引领、重点突破等方面强化船舶工业知识产权布局,为船海产业创新发展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山东第一条全知识产权科考船首航
1月21日,山东省第一条全知识产权设计建造并运行的军民融合海洋资源调查船“威海南海·海梦”号首航仪式在威海南海新港举行,将赴南中国海执行海洋资源的调查、海洋环境的观测和海洋油气勘探等重要任务。
国内首艘自主知识产权牲畜运输船在连交付
昨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船务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大船船务)为改装的6400平方米牲畜运输船举行完工及命名仪式。这标志着大船船务在牲畜运输船改装项目上已走在世界前列,为开拓先进牲畜船改装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船海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成立
12月19日,由5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的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在北京成立。
太重集团被评为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日前,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太重集团被评为我省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进入十二五以来,太重集团自主研发新产品费用占当年销售收入...
全国首个海洋特色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启用
从青岛市科技局获悉,青岛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用。青岛市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主任刘建志介绍,该平台以海洋科技创新为切入点,集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