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个IMO船员减排能力培训,在沪开班!
近日,由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支持,世界海事大学(WMU)、上海海事大学、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MTCC-Asia)联合主办的2025年“培训培训师(Train-the-Trainer)”高级研修班在学校开班。校长初北平、副校长殷明,世界海事大学艾克特·伊·厄尔切尔(Aykut I. Ölcer)、北田桃子(Momoko Kitada)等教授,以及来自14个国家海事管理部门、行业组织、港航企业的35名学员出席开班式。开班式由国际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主持。
国际海事组织通过“2023年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
国际海事组织通过“2023年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
达飞锁定每年10万吨生物甲醇供应,净零碳排再进一步
近日,达飞与法国废物管理公司苏伊士集团(SUEZ,以下简称”苏伊士“)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要求苏伊士从现在到2030年,每年生产高达10万吨的生物甲烷,为达飞快速增长的可再生燃料船队提供动力。
中日双方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达成共识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单方面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利益攸关国之一,坚决反对这一不负责任的做法。同时,我们敦促日方认真回应国内外关切,切实履行自身责任,全面配合建立利益攸关国实质参与、独立、有效的长期国际监测安排,并同意中方独立取样监测。
100台!“它”即将成为航运业减排新宠儿?
劳氏船级社最近的研究显示,风力辅助推进系统在船上用得越来越多,快要达到一个“爆发点”,未来使用这种设备的船只会越来越多。但是,英国船级社提醒,目前在验证节油效果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以及对设备可靠性的担忧仍需解决。
这地船企订单已排产至2028年
据悉,8月15日,青岛两大船企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简称“青船公司”)与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简称“北海造船”)今年上半年合计交付12艘船舶,两大船企生产订单均排产至2028年。
降低碳排,船东还可以这样做!
绿色发展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共同宗旨和主要目标,为了保证可持续经济的发展以及能源消耗的降低,绿色航运的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就绿色航运而言,航运业去碳化是目前各方业界人士所明确的行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