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瞭望智库”的一篇文章“看完香港学生的通识教材,吓出一身冷汗!”,深刻理解构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科斯在《变革中国》中,提出要构建“思想的市场”,让各种思想在看不见的市场中去竞争,进而发现真理。他的观点是:“思想市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在与无知和偏执的无尽无限的争斗中,真理才会展现其面目。并且,没有真理可以一劳永逸地赢得胜利,也没有权威能够作为真理的决断者。[i]”这样的思想沿袭了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竞争就能够让好的产品和服务得以生存。但是,要知道市场并非天生存在,需要一系列的规则保证市场良性运转。这样的市场规则是政府建构的。对于思想的市场,也不存在一个毫无规则的市场。每个思想自由发声和自由竞争,就会有更为有竞争力的思想胜出吗?思想有天然的出发点,有自己的锚地,有深入到骨髓中的核心价值。对于年轻人,如果在没有任何价值观的基础上任意灌输思想,他们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就被画上了一些根深蒂固的色彩,在没有辨别能力、没有时间遍历各种思想并思辨以及没有底线的蛊惑力量影响下,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自动长成不偏不倚的思想,这可能对少数人有效,而对大多数人来讲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有怎样的预设,就有怎样的视角和画面。人的眼睛天生看不到红外线,那是响尾蛇所具备的技能,人的耳朵天生听不到超声波,那是蝙蝠所具备的技能。人的眼睛看不清了,可以配近视镜或者老花镜,有些人为了显得更酷戴上了有色眼镜。有色眼镜戴得久了,有可能忘记了其本身的颜色,以为看到的世界本就如此。有时候人们会到哈哈镜前照自己,大多数时候会“哈哈”一笑,但也可能以为镜中的自己就是真实的自己。眼见不一定为实,眼睛看到了很可能是自己希望见到的,还可能是自己本就没有看到或看清,后续由“脑补”完成的非现实拼图。你希望看到什么,什么东西就会以更高的频率出现。你心中有怎样的预设,就能找到相应的证据证明你的预设。因此,构建核心价值观很重要,也就是用一个什么样的眼睛或者眼镜看世界很重要。这些年探索水运高端智库的功能,提出水运高端智库的首要能力,就是核心价值观的自我养成及传播。何谓核心价值观的自我养成?过去这些年高校的教材大量沿用西方教材,发表文章也向国际杂志看齐。在科研机构和相应的智库机构中,高级研究人员往往都有基本的西方经济学思维,自由市场、放松政府管制往往根植在这些研究人员的心中,很难转变。西方的市场经济,有清教徒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支撑,并有一整套的规则保证其运行。我们在借鉴学习西方的过程中,需要有所甄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具有更大包容度的人类发展根本理念,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在中国“和而不同”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搭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一致的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运用和延伸到水运领域,是水运高端智库的职责。欧美一直在鼓吹经济社会“由下至上”的发展逻辑,但其也并非没有“由上至下”的痕迹。中国有“由上至下”的传统,但正在逐步构建“由下至上”的发展逻辑,智库将在其中发挥中介力量。交通强国建设是对中国交通2035年乃至2050年的长远谋划,这背后必定隐含“由下至上”的反馈和互动。水运领域的长远发展,需要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观引申过来。水运行业天生具有开放性,“一带一路”建设有中国水运企业的脚印。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植入到每个水运人的心中,以更大的格局和更深的包容心对待“一带一路”沿线的朋友。“和而不同”意味着“走出去”的中国人不是与对方形成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关系。阿德勒的哲学中有一个很好的思想,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秉持“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用存在标准看待他人而不是用行为标准看待他人,与他人建立横向关系而不是纵向关系,这样的思想也可以用在国家之间的交往上,也就不再存在殖民和奴役的可能结果。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自然是通过媒体、杂志、座谈会、研讨会将行业核心价值不断向业界乃至与水运相关的利益方传播,进而获得社会认同。同时,还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去传播我们的核心价值,获得更为广泛的认同,进而推进中国水运企业走得更顺畅。还应该在国际规则的修改及建构中,构建与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规则体系,进而让世界的水运行业变得更美好,为经济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i]]科斯. 变革中国[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257.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