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是中日甲午海战120周年,也是黎元洪150周年诞辰。笔者结合撰述《首义大都督黎元洪》探访海峡两岸知情人士,并引用海内外新近发现的原始档案,解读了黎氏亲历中日甲午海战的前前后后。

黎元洪像

黎元洪其人小传

黎氏的一生可谓颇具传奇色彩:既是“首义元勋”,又是“床下都督”;既“开明谨厚”,又“柔懦误国”;既上过袁世凯的贼船,又誓死捍卫共和;人称“黎菩萨”,亦称“黎屠夫”;既因参加甲午战争而遭监禁,又出任民国首任海陆军大元帅……孙中山称他为“民国首义第一伟人”;章太炎称赞他“功比孙黄”,或将黎与孙中山、袁世凯、黄兴、蔡锷并称“民国五豪”。

由于黎元洪是湖北黄陂人的缘故,史称“黎黄陂”或“黄陂”。1883年,他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受教于中外名师严复、萨镇冰、汉纳根(德国人)等。毕业后分配到广东水师广甲号军舰上服役,由负责舰艇主机、辅机操作与运行的三管轮晋升到二管轮,并获五品顶戴。1894年,他驾驶广甲号军舰参加中日甲午海战,因赴海逃生,曾遭监禁数月。后经萨镇冰引荐,投靠两江总督张之洞,开始飞黄腾达。武昌首义成功,他风云际会,出任辛亥首义中央大都督。此时正值海军提督萨镇冰率清廷海军前来镇压。经黎以师生情、民族义打动萨镇冰,终于促成海军反正。继而,全国南北议和成功,黎成为民国首位三任副总统、两任大总统的政治家。

水师学堂遇名师

1883年8月,黎元洪投笔从戎,考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该校的教务长(总教习),著名海军将领萨镇冰是他的“班主任”(正教习)、德国教官汉纳根是黎元洪的任课老师(教习)。

那时北洋水师学堂设有驾驶与管轮两个专业学堂,黎元洪就读的是北洋水师管轮学堂。他也是第一期管轮学堂学生。学贯中西的萨镇冰是他的“班主任”与“正教授”(正教习)。他在学堂5年间,其中4年学习轮机管理。学堂有中外籍教师授课,英文是主科,还有地理、代数、几何、水学、热学、天文学、气候学、绘图、测量及枪炮操演、鱼雷、机械仪器使用等科目。每星期两天学习中文经籍,目的是“教之经俾明大义,课以文俾知论人,沦其灵明,即以培养其根本”。课程修满后,还需一年上舰实习。

初入学时,资质不很聪明的黎元洪,对全新的课程有些不适应,以致功课成绩平平。但萨镇冰的魅力却深深地影响了他。

萨镇冰出生于著名的福建闽侯萨氏家族,其始祖为辅佐元世祖经略吐蕃有功的色目人。因先祖曾世居雁门,故常称雁门萨氏。元代末期一支迁居福州,名列福州八大家族。始祖萨拉布哈,为元世祖忽必烈所信任,使掌兵权,“元统年间,家于闽”,世居榕城朱紫坊。16世传至萨镇冰。到了萨镇冰之父萨怡臣这一代,已是家道中落,其秀才出身的父亲,以教书为生。

由于北洋水师学堂的学生大多是贫寒弟子,所以萨镇冰常常以自己幼时家贫,而勤奋好学进行现身说法——11岁考进马尾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学习天文、驾驶,毕业时名列第一。1872年毕业后,分配到“海东云”舰当见习二副,参加闽台海域的缉私捕盗巡航。1875年调到“扬威”练习舰,游历新加坡、小吕宋等地。次年冬,萨镇冰与叶祖珪、刘步蟾、方伯谦、严复等,一同被派往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驾驶。临行前其父题联“家有健儿驰海上,国御顽夷赖栋梁”,送子赴英。1880年他从英国留学归来。同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北洋水师学堂。回国后的萨镇冰,在“澄庆”舰担任了一年的大副,23岁时被李鸿章看中调到这里任正教习。

在黎元洪看来,虽然萨老师仅年长自己5岁,但授课最认真,很受学生喜爱。对于功课好的学生,他还常以私物奖赏,黎元洪就曾获赠怀表一块。萨镇冰的教授方法十分独特,课外他常常让学生用锹铲在操场上挖筑炮台。管轮学堂在水师学堂最南边,与学堂主体部分隔着个大操场。学堂总办吴仲翔是个文人,不大喜欢学生做“粗事”,所以黎元洪等弟子锹铲齐下挖筑炮台时,萨镇冰常在操场边巡风,以便随时应对吴总办的视察。

在萨镇冰的言传身教下,黎元洪笨鸟先飞,勤学好问加苦练,终于在试习的最后一个月,成绩后来居上,被分配到第一班,成为萨镇冰的嫡传弟子。

德国籍教师汉纳根也对黎元洪这位勤奋的弟子很关照。那时,黎氏的骑术最差,很少有骑马机会的他在练习骑马时,常常从马上摔下来,被其他学生嘲笑。但担任骑术教习的汉纳根并没有歧视他,而是精心教导,时常给黎元洪开小灶。经过一段时间训练,黎元洪骑术大有长进,汉纳根还推荐他当了马队(骑兵)班长。

后来,因甲午战争失败,时任北洋水师副提督的汉纳根不得不离开水师,而跟他后来的岳父下海经商。慈禧太后就把河北井陉县井陉煤矿交给他经营,他因此挣足了银两。一战时,中国对德宣战,因为汉纳根是德国人,井陉煤矿被收归国有,并将汉纳根遣送回德。一战结束后,汉纳根于1921年再度来华。1922年10月,因大总统黎元洪的关系,汉纳根重新获得井陉煤矿四分之一股权,期限20年。1923年6月黎元洪再度下野,直系军阀直隶省长王承斌重新将煤矿“收回国有”。黎元洪在天津当寓公时,这对师生经常一道骑着高头大马出城游玩,成为当时一道独特的风景。

黎元洪海校毕业时,运气还不错,上舰不久就恰巧碰上了海军提督丁汝昌来该舰艇上视察。管带见黎是刚刚从水师学堂来的高材生,就叫黎元洪进行操作表演。丁汝昌见其技艺娴熟,有问必答。又听说,刚结婚不久的黎元洪,见买了新舰艇就告别了新婚妻子立即归队组织操练,就十分满意地说:“我原来只听萨翁说水师学堂有一位颇讲义气的弟子,今天又目睹了娴熟驾驭新舰艇的新郎官的出色表演,让本大臣看到了我海军的希望!”不久,便把黎元洪调到广东水师的广甲号兵舰升为三管轮。

清廷海军衙门有个规矩,每年须对海军进行一次校阅或操练,也就是进行一次准军事演习。1891年,黎元洪随广甲号被调往北洋舰队接受检阅,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接受清廷依例对海军的校阅。

校阅自5月23日开始,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和山东巡抚张曜指挥。这次校阅历时18天,数十艘战舰自大沽出发,浩浩荡荡,乘风破浪,周行海道三千余里,好不威风。李鸿章来到黎元洪的战舰上,正好站在弟子黎氏旁边,问起有关战舰的诸多问题,黎都对答如流;后来,又让黎试射打靶,也是弹无虚发。所以,这次校阅让李氏感到甚为满意。李兴奋之余,对参加校阅有功人员加官晋升,鉴于黎元洪表现尤为突出,擢升他为二管轮。

驾驶“广甲”赴海战

1894年5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他们提出了“逐灭夷倭”“尽灭权贵”的口号,高举起反对朝鲜封建统治与日本侵略者的义旗,革命烈火迅速燃遍朝鲜全境。因当时朝鲜是清朝的藩属,应朝鲜统治者之邀,清廷在朝鲜家门口举行海军校阅,黎元洪所在的广甲以及广乙、广丙舰均参加了。

这年7月25日,日舰采取突然袭击,拦截运载有中国士兵的高升号,逼迫高升号投降,但遭到千余名中国士兵的坚决拒绝与英勇反抗。此时,全副武装的济远号完全可以与敌人进行一场恶战,但贪生怕死的管带方伯谦竟挂白旗欲降。爱国将士愤怒抗命,连发数炮,使吉野号受伤逃跑。然而,方伯谦非但不乘风破浪追赶敌寇,也不回救高升号,却令舰艇撤出战斗,造成高升号官兵大部分遇难。黎元洪的老师汉纳根和少数英国船员、中国士兵跳水求生。汉纳根凭借早年练就的一身好水性,在海上漂流了四五个小时,游到了一座岛屿,后被路过的德国军舰“伊力达斯”号营救。

8月4日下午,汉纳根返回天津。不久,李鸿章委任汉纳根为北洋海军副提督兼总教习,协助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

在甲午海战爆发前,李鸿章曾经向各地要求增援,当时只有他哥哥——担任两广总督的李翰章派了3条军舰去支援。这3条军舰分别是黎所在的广甲号,以及广乙号、广丙号,这3艘军舰的主要负责人是广丙号管带程璧光。程璧光之所以成为负责人,是因为他本来是从广东押运荔枝到北京,给皇上送荔枝的。当他发现朝鲜局势渐趋紧张,便上书李鸿章,请求留北洋备战,于是备受嘉奖,并被任命为总指挥。这3条军舰中,广甲号是最落后的,广丙号是最先进的。

同年9月17日下午,中日甲午海战开战,双方共投入战船22艘,兵员5600人。

据黎元洪回忆,交锋之前,双方各自根据“以己之长制彼之短”的原则,部署了阵形。中国舰队10艘,分5队,每两舰为一队。“镇远”(居右)、“定远”(居左)两铁甲居前为第一队,“致远”“靖远”为第二队,“经远”“来远”为第三队,“济远”“广甲”为第四队,“超勇”“扬威”为第五队。当时北洋海军提督(司令)丁汝昌自坐“定远”为旗舰指挥作战。

可是,此时此刻却发生了意外:黎元洪驾驶的广甲号军舰在编队前进的时候走丢了。此时的黎元洪,虽然只是个负责驾驶军舰的二管轮,但因大管轮不在,由他代行大管轮职责。所以,跟大队走散后,黎元洪很害怕。因为他的军舰排量最小、技术最落后。当时日本军舰大多数都比中国军舰大,而且配备比较新,战斗力也比较强。广甲号军舰的排水量只有1290吨,而一般的日本军舰都在4000吨左右。而且广甲号是铁肋木壳,也就是里面的龙骨和肋胁是铁质,外边包裹的是木头壳。这种船如果真的被敌方炮火击中,一炮就穿。黎元洪担心,万一碰到日本军舰,后果不堪设想。不过万幸的是,经他开足马力,鼓浪前行,最后广甲号终于又跟上了大队。喘息未定,就接到命令,吃完饭后准备参战。

敌我舰艇接近时,丁汝昌与副司令汉纳根、刘步蟾等,见日舰快船扑来。丁汝昌便下令以“定远”“镇远”两铁甲居前,而张左右两翼,作后翼单梯阵形迎敌。

战斗打响后,黄海大东沟外海,硝烟弥漫,遮天蔽日,整个战场炮声隆隆,杀声震天。日方以5艘军舰,集中火力围攻“镇远”“定远”两铁甲舰;我舰巍然挺立,以相互依持之距御敌。丁汝昌虽身受重伤,仍危坐定远甲板上督战,激励士气!刘步蟾尤为出力,指挥进退。在“靖远”“来远”驶避大鹿岛修补期间,战场上仅有“定远、“镇远”与敌搏斗。由于敌军集中炮火,轰击“定远”“镇远”,竟有300多颗炮弹落到两舰之上,但两舰仍一面救火,一面御敌。据日军史料记载:“镇远前甲板,几乎形成绝命大火。一将领集合士兵尽力救火,虽弹丸如雨,仍欣然从事,在九死一生中毅然将火扑灭,终于避免一场危难。”

午后3时30分,日舰“松岛”逼近,“镇远”发一巨弹,正中敌军弹堆,几颗炮弹同时爆炸,霎时间,弹片横飞,烟云弥漫,日军炮台指挥官等百余人死伤……

战斗打响后,广甲号和方伯谦的济远号编为第四队。黎元洪的广甲号开始倒也勇往直前,参加了围攻日舰赤城、西京丸的战斗。但开战不久,邓世昌的致远舰就首先被击沉了。北洋水师的逃将方伯谦见此情状,竟用重锤击伤大炮,然后打出旗语说舰艇已受重创,立即命济远号掉头撤退。而且济远在仓皇逃跑中,还撞沉了并肩作战的“扬威”号,之后龟缩于旅顺港内。广甲号管带吴敬荣则令黎元洪驾驶广甲号紧步其后尘,打乱了整个作战序列。

广甲号这艘军舰是整个甲午海战中中弹最少的军舰,只中了一发炮弹,而且这一发炮弹还是打在军舰的厕所里,没有太大损伤。但令人唏嘘的是,这发炮弹竟是中国另一艘军舰来远号发射的。因为广甲号临阵脱逃,惹怒了中国其他军舰的将领,于是纷纷向广甲号开火。就这样,黎元洪驾驶着广甲号,在中日两国军舰的弹雨之中,仓皇而逃。由于且防且退,不顾前路,傍岸开行,结果在大连湾三山岛附近触礁搁浅,前进无路,后退不能。到了23日上午,在海上游弋的日舰浪速号与秋津洲号突然发现了广甲的踪影,便朝着广甲方向驶来。吴敬荣见状吓得魂不附体,为了掩耳盗铃,即令毁舰,而后丢下士兵自己乘小艇逃之夭夭。

黎元洪见上司毁舰之后一溜大青烟,舰艇上又无攻击武器,他此时想得最多的则是害怕被日舰夹击,当了俘虏。于是,他与其他的官兵一道抢乘了一艘小艇逃命去了。日舰岂肯罢休,尾随在小艇后面穷追不舍。黎等怕被敌人一锅端,便纷纷跳海逃生。

黎元洪向来不习水性,幸亏他在战前未雨绸缪,自费买了一件救生衣,才幸免葬身鱼腹。他在海上漂泊了十余个小时,才被海浪神奇地冲到岸边。而同行的13人中有8人不是被淹死,就是当了俘虏。

黎上岸后,孤零零一个人迈着沉重的步子,足足走了一天半时间,才到达海军基地旅顺。此时的海军衙门正在缉拿在甲午海战中跳海逃命的广甲水兵,黎却不明真相自投罗网,结果以逃兵的罪名被监禁数月后才放了出来。

甲午海战后的痛与幸

关于黎元洪参加甲午海战的经历,日本人写的《清国革命战实记》,这样描述道:“黎元洪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学过驾驶。在甲午海战的时候参与了和日军的作战,并任一艘军舰的大副。在作战中,他的军舰被日方击沉,但幸运的是漂海被救……”

广甲号军舰上的水兵后来回忆说,当年他们是故意把船开到浅滩的,这样广甲号就不用开回去了,别人也就没有证据指责他们是临阵脱逃了。在这一点上,吴敬荣让黎元洪做得比方伯谦要“聪明”。方伯谦当时是把济远号军舰开回去了,这样他的军舰总共打了多少炮、损坏到什么程度,上级调查得很清楚。最后方伯谦在旅顺黄金山下大船坞西面的刑场上被斩首,时年41岁。

当然,广甲号军舰的官兵没有被斩首,除了证据不足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毕竟是从广东来的支援军队,不是北洋水师的原有部队。最后广甲号管带吴敬荣只是被革职。而黎元洪被监禁数月后,也因证据不足而无罪释放。

在甲午海战后期,已是副将衔北洋水师精练左营游击、管带“康济”练习舰的萨镇冰,是守卫威海湾口的日岛的中流砥柱。

那是1895年的2月7日,在刘公岛保卫战中,萨镇冰负责防守的日岛炮台,因为地处出入威海湾东口的要冲,而成为日军炮火重点打击的目标。这里原本为陆军防守,因丁汝昌担心陆军士气不济,改由海军接手设防。萨镇冰即令“康济”舰在日岛附近海面抛锚,自己遂亲率洋员3名、水兵55名登台防守,就是这数十名官兵,4门大、中口径的火炮,却承受着日方十余艘军舰的舰炮火力,以及被日军占领下的3座海防炮台群里的大口径要塞炮的猛烈轰击。

英国战地记者肯宁汉写道:“日岛当着南岸三炮台的炮火;地阱炮升起来后,更成了三炮台的标的。这些炮并没有附着镜子,所以升炮的人一定要到炮台上面去,结果这人立受对方炮击,这是很危险的职任;可是那些年轻的水兵仍旧坚守着这些炮,奋勇发放。”

正当萨镇冰率全台数十名官兵在与日舰浴血奋战时,一门地阱炮的炮架被日军炮台发射的巨弹命中。不久,敌弹击爆了日岛炮台的弹药库,在滚滚的黑色浓烟中,日岛炮台的武备彻底被毁。值此危难时刻,萨镇冰依旧倔强地坚守在已被炸成一片废墟的炮台工事里,直到丁汝昌从刘公岛上通过电话命令日岛守军撤退。至此,萨镇冰已在这个离敌最近又无后援、情势最为险恶的弹丸小岛坚守了十个昼夜。

尽管萨镇冰是抗日英雄,但随着海军全军覆没,他同样遭到了革职。

在黎元洪一生中,恩师萨镇冰可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前期萨对黎的提携,后期黎的飞黄腾达亦与萨不无关系。

因甲午海战而入监的黎元洪,在出狱后便南下寻找生活出路。在前往南京途中,他看到了报纸上一条十分醒目的通栏大标题:“张香帅(即张之洞)主持自强军,总督府特设延才馆。……凡是曾在北洋水师效力者,均可量才录用。”巧得很的是,他无意之中找到了正在南京自强军任帮统的老师萨镇冰。在老师推荐下,凭着黎元洪是水师学堂出身,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正在用人之际的张之洞就任命黎元洪监督修建炮台工程兼自强军翻译。由于黎忠勤于事,屡立新功,深受张之洞器重。1896年初,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也将其爱将黎元洪带回湖北。从此,黎元洪在故乡开始飞黄腾达。

此后,又得萨镇冰的帮助,黎元洪在辛亥首义中以四两拨千斤之势迅速崛起。首义成功后,他被推为中央大都督行使中央政府军事与外交职权。而在大总统未选出以前,他又作为陆、海军大元帅代行大总统职权,成为民国唯一两任大总统、三任副总统的政治家。

甲午海战,是国人之痛,是黎元洪海军生涯的悲哀。但不管怎样,在黎元洪的履历上,写下了参加过甲午海战这一条。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