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港能源与中石化燃料油签署协议,助力航运业绿色转型
8月5日,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燃料油”)与上港集团能源(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港能源”)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聚焦船舶燃料供应、新能源推广应用等核心领域深化协作,合力推动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孟加拉国寻求日本投资建设绿色拆船厂
航运界网消息,孟加拉国已寻求日本投资,旨在将其拆船业转型为绿色环保的回收产业,以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劳工安全无保障、污染及运营不规范等问题。 7月底,孟加拉国工业部部长Md Obaidur Rahman呼吁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Jica)支持绿色拆船厂的发展。
挪威6.5亿补贴绿色航运,氢氨燃料船舶成最大赢家
挪威政府近期在绿色航运领域推出重大资助计划,总金额高达约9.18亿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6.5亿元),旨在推动海运业向低碳化转型,并强调这些技术既能助力海运业脱碳,又能为挪威创造新兴产业和就业机会。这笔资金将重点支持氢能、氨能等清洁燃料船舶的研发建造,以及配套港口设施的绿色升级,标志着北欧国家在可持续航运发展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中远海运洋浦”轮完成绿色甲醇加注
7月2日,我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首航海南省洋浦港,并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完成首次国产绿色甲醇加注。
《香港公约》生效!中国拆船业迎来绿色转型契机
2009年5月,国际海事组织IMO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国际大会在中国香港召开,审议通过了《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以下简称《香港公约》)。这是IMO首个以中国城市命名、对船舶“从摇篮到坟墓”全生命周期进行管控的国际性公约,它填补了国际拆船法律机制的空白,结束了全球拆船业缺乏统一安全与环保标准的时代。
下一个万亿风口?丹麦人这样布局绿色航运
在全球气候危机的背景下,绿色能源转型已从“可选项”升级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作为全球绿色能源革命的标杆,丹麦通过政策创新、技术突破与资本驱动,成功开辟了一条从“石油依赖”到“绿色王国”的转型之路。不仅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减排目标实现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更在促进绿色能源投资、推动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鹿特丹港完成全数字化绿色甲醇交付
海事服务网CNSS获悉,荷兰燃料生产商OCI Global旗下子公司OCI Fuels与丹麦科技公司ZeroNorth在鹿特丹港完成了全球首例全数字化绿色甲醇交付。